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1、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主备教师: 丁亚东 教学内容: 28—29的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比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的探索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 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 可能会有的方法 1往下数数比较。 2实物模型比较。 3借助中间数比较。 4借助计数器比较 5用数的组成比较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 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课堂小结

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桉数的顺序比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2<34 100>99。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小学新北师大版上册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法第一课时一共多少个教案

4、小学新北师大版上册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法第一课时一共多少个教案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上一年级后第一次由实物---图像---抽象符号的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个数学符号、数学算式的建立对发展学生以后的数感、符号感尤其重要.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已经学会计算20或100以内加减法,他们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从实物、图像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建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真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出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具准备 师准备5支铅笔和15张圆片;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一包.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表演几个动作,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会儿把你看到的动作变化讲给我们听,好不好? (二)探索新知,体验发现. 1.老师拿出铅笔直观演示.(先拿出3枝铅笔,再拿出2枝铅笔,最后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2.师:谁来完整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注意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合起来的过程:老师一只手拿出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出2支铅笔,然后把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到一起.)。

2012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5、2012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2012年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教学内容:

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基本训练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五、教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课题: 一共有多少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的:1. 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2. 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具准备:铅笔,圆片若干,多媒体教学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老师介绍笑笑,展示情境图,让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二新课探讨1. 观察图意,引出加法.引导生具体说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学生提出一共有几支铅笔,老师请生说出怎样算出5枝铅笔 如:3往上数2个是5. 比2多3就是5. 把2和3合起来是5.老师讲解并板书演示:数学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 带领学生数空加号. 问;那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几加几表示呢2+3 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3=5 读作 2加3等于5. 5表示什么呢小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拓展:2+3=5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把2只鸡和3只鸡合起来.2. 有几只熊猫.出示教材P24的情境图.说一说,数一数,并列式算出来.3. 摆一摆,算一算用圆片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4. 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生互问互答5. 完成.试一试引导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的意义.三. 巩固练习书P25 第1和2.说每个算式里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认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作业设计: 4+1= 1+3=算出答案并说说每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6、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教学目标

2、轴对称图形.

3、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加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4、懂得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原密切联系.单元重点: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图形的平移.单元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教材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学习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在内容的编排上先学习对称,再学习轴对称,然后学习平移,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讲,轴对称和平移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通过设计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

1、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平移现象、如学生熟悉的基本平面图形、升国旗、抽屉、高空缆车的图片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轴对称与平移等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和轴对称现象.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安排了折叠、剪拼、画图等动手操作活动,这样在“做中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提供了平台.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段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变换打下了伏笔.

3、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对美的理解.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分析,使学生逐步领略图案设计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技能,达到“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要求.第一节轴对称再认识[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第21~22页[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能分别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吗?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平面图形都很了解,如果我把它们进行对折,就会发现它们的另一个特点.生:判定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师: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你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二、探索新知师: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中的平面图形).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大胆进行交流,养生引导学生说清楚判断的依据.从而选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特殊的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任选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师: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来画线,也就是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学生练习画其他图形的对称轴.师:通过对白和画图,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得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菱形有两条对称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第

1、2题.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第2节 轴对称再认识 二[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第23~24页[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还记得照镜子的游戏吗?我们来玩玩照镜子的游戏吧.生:照自己、图形、数字?回忆通过照镜子的游戏我们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出镜子里和镜子外面所形成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这些特征继续学习轴对称的知识.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主题图1 半个小房子

1、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

2、借助我们学习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

3、如果要你画,你在中一半里都要画什么?

4、出示教材主题图中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的整个房子,他画的对吗?

5、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6、引导学生发现他画的小房子不对称,不对称的原因是房子右下方的长方形与左下方的长方形距离对称轴的格数不一样多.

7、你能试着画出正确的小房子吗?要注意什么?

8、学生画好后总结:房顶左边的三角表距离对称轴三格,右边也要距离对称轴三格,左边墙体距离对称轴两格,右边墙体也距离对称轴两格,大门左右距离对称轴都是1格.

9、出示教材主题图2.你能试着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

10、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初步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和方法.

11、引导学生汇报总结.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⑴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线段的相交点、端点等. ⑵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⑶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⑷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画出所给图形的另一半.

12、结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下图.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

1、2题.

3、自己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四、课堂总结:你有哪些收获?画轴对称图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 二

1、找关键点

2、找对称点

3、描点、连线第3节 平 移[教学内容] 平移 第25~26页[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图形做平移运动.图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

2、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3、揭示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错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把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误解为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不对,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关键的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相同的图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向上平移小旗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方法基本相同.

3、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如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的顶点.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 第三、连点成形.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画出两次平移的图形,画完后交流平移过程.

2、完成教材第25页第

1、

2、

3、4题.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移图形的方法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平移起点 移点 连点成形第4节 欣赏与设计[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 第27~28页[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教学难点]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师: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轴对称、平移? 师: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生自由汇报.二、欣赏图案

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设计》,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想你们就一定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

2、图案欣赏.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图案.

3、说一说.师:上面这几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变换得到的?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4、想一想.出示课件.仔细观察这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同桌交流汇报.请你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三、设计图案

1、利用轴对称、平移设计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3、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互评.四、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

1、

2、

3、4题. 五、课堂总结:轴对称和平移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工艺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成为杰出的设计师.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轴对称与平移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