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季新教材]人教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5宝葫芦的秘密课件2套(新教材)

[2020春季新教材]人教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

1、[2020春季新教材]人教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张显峰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 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5宝葫芦的秘密课件2套(新教材)

2、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5宝葫芦的秘密课件2套(新教材)

宝葫芦的秘密课件案例:《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1958年创作的童话;1963年上海天4102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黑白影片;2007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重新投拍了同名彩色动画影片;此外,还有同名电影版图书与同名歌曲。其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扩展资料《宝葫芦的秘密》内容简介: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 、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现。可当模型倒坍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起来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

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

本课通过写作者和奶奶之间的生活小事以及作者对宝葫芦的幻想,反应了作者和奶奶之间的祖孙亲情,表现了作者的天真可爱。

《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汇总

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汇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把课堂给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采取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予学生,教师做好巧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流程:2(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重点是要认识反问句。语文即生活。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在于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反复出现迁移到语言学习中,举三反一,引领学生认识反问句这一语言现。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