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聚会》大班教案,大班社会《怎样过新年》教案与反思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



1、《动物聚会》大班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物聚会》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1   

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进1步掌握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的不同特征。   

2、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2、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各种动物卡片若干;   

3、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引出哺乳类、鸟类、鱼类的名称。   师:小朋友,这些动物你来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这里请幼儿上来操作白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可以适当放大操作,目的是让幼儿更清楚的观察到动物的特征)   师小结名称:哺乳类、鸟类、鱼类   

2、操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1、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来给动物们分类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2、个别幼儿交流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白板上进行   记录哺乳动物的几个特征,幼儿学习记录方法。(大班幼儿已经能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教师稍作1下总结归纳即可)   

4、辨析鲸、蝙蝠的种类。(课件:鲸和鲨鱼的游泳姿势)(在幼儿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再次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对哺乳类、鸟类、鱼类的不同特征有个清晰的认识,进行概念上的提升。)   

3、根据记录,引导幼儿总结概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的不同特   征。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大多数身上都有皮毛,会给宝宝喂奶,所以叫做哺乳动物。鸟类都有翅膀和羽毛,都是卵生的。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卵生的。   

4、游戏:配对游戏(白板课件的演示充分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幼儿又进1步巩固了对哺乳类、鸟类、鱼类动物的认识。)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帮辛巴成功的开了动物家族的聚会,辛巴真高兴,它希望永远和人类做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动物做好朋友呢?动物世界还有好多有趣的知识等我们去研究发现,等我们回到教室可以继续探索动物世界的秘密。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根据情景和相关数量,尝试编加、减法应用题并进行计算,体验其中的快乐。   

2、初步了解应用题的3要素:两个已知数和1个问题。   

3、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根据情境自编应用题。    难点 :能够清楚、准确的表达图意并进行提问。    活动准备:   

1、贴磁教具、挂图。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游戏。 (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玩1个游戏,想不想玩?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出示1个数字10,问:10可以分成4和几?是几就把你手中几的卡片举起来。违反游戏规则就被开除游戏。(进行游戏)   

2、讲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1)加法应用题。   小朋友真聪明,以前我们学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老师要用1些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小朋友可1定要认真听清楚老师问的问题再回答,看谁拒收最积极!   

1、情境:胖胖猪和贝贝羊去赶集,   (1):有1天胖胖猪和贝贝羊1起去赶集,胖胖猪先买了5个西瓜,又买了4个西瓜,1共买了多少个西瓜?用什么方法计算?   请幼儿列式计算。5+4=?   (2):像这样用问题来考大家的小故事叫应用题,应用题都是讲述1件事情,告诉大家两个数,提出1个问题。用加法来计算的叫加法应用题。   应用题的结构:讲述1件事情,知道两个数,有1个问题,   

2、:贝贝羊先买了3个西红柿,又买了4个,小朋友轻便1个加法应用题考考大家。   出示贝贝羊,按以上模式出示教具请幼儿观察,提醒幼儿尝试编加法应用题。(列式计算)   (2)减法应用题。   

1、:胖胖猪把9个西瓜运回家,吃了2个西瓜,还剩几个西瓜?用什么方法算?请幼儿列式计算。   利用以上情境,胖胖猪有9个西瓜,吃了2个,还剩几个西瓜?(列式计算)总结::这种用减法酸的应用题矫健法应用题。减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1样,要将1件事情,,知道两个数字,提出1个问题。   

2、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尝试编应用题,最后列式计算。   贝贝羊买了7个西红柿,送给宝宝兔2个,请小朋友来编1个应用题。   

3、多种形式联系编应用题。   

1、结合挂图编应用题出示挂图,谁最先能编出来。(幻灯片)   

2、生活实例编应用题小朋友,有十角钱,买尺子花了5角钱,还剩多少钱?这就是1道应用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可以来试1试。   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变成有趣的应用题,大家就能很快的计算出来,知道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又快又方便。   活动延伸:情景数学幼儿用书p150页,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观察,自编应用题并进行口述,然后列式计算。    活动反思:   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1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深深地体验到学好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1步掌握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2、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卡片   

3、动物的家背景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并说出你听到了什么,把眼睛睁开再看1遍,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2、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3、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那个动物,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   

4、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1步丰富幼儿与家禽、家畜、飞禽和野兽有关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1、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属于哪1类?

2、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5、游戏:动物找家玩法: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动物生活的背景图两张,让幼儿拿上卡片看1看手上的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就把它贴到什么地方   

6、知识扩展观看《动物世界》,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引发幼儿进1步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但是活动过程中,课件上出现的动物种类有限,有些动物只能借助于图片让幼儿认识、观察,因此教师在幼儿对动物认识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1定程度上影响了这1环节中对幼儿思维锻炼的效果。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4   

1、活动目标   

1、能大胆按1定的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2、活动准备   

1、小猴子毛绒玩具、挂图分别用3张纸遮着、 活动音乐磁带。   

2、幼儿用书。   

3、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挂图,按1定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2、指导要点:遮盖挂图,先展示挂图的1部分,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幼儿观察小书。   

4、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猴子。小猴子说:"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都来聚会了,我们去看看吧! "

2、 看图分段讲述(1)池塘里动物打开中间画面的遮盖,说说池塘里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2)大树周围动物提问;池塘1边大树上有些谁?(引导幼儿从上下,从前到后观察),它们分别在干什么?教师引导他们对动物的特征、动态、神态进行仔细观察。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3)玩跷跷板动物提问:   猩猩和野猪在河边干什么?它们看上去怎么样?   乌龟和谁在玩跷跷板?乌龟好像要掉下水去?,这怎么回事?(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玩跷跷板时又惊又憨的神态,小野猪流露出的顽皮而又幸灾乐祸的神态。)哪两个动物正在看它们玩跷跷板?是什么表情?--引出担心,着急。   请个别幼儿试着讲述这个场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4)木桌附近动物提问;谁坐在木桌旁边?它们在干什么?   小猴看见谁向它们游过来了?聪明的小猴子想了个什么主意?   (5)洗澡动物提问:   大象妈妈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样?   教师和幼儿1起对这个场景作1描述:"不远处大象妈妈用长长鼻子把水喷向小象,哈哈,小象1边哼着歌1边洗澡舒服极了"。(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大象妈妈和小象之间流露出的的`亲情)   

3、动物聚会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   (2) 幼儿看活动材料自己讲述,教师注意幼儿的讲述顺序。   在动物聚会中,先讲哪里?后讲哪里?那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3)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5、评价要素   是否能按1定的方位顺序连贯地进行讲述。   

6、活动建议   孩子的讲述能力是参差不平的,不能要求每1名幼儿都达到很完整的讲述水平,只要孩子乐意讲,都应该受到赞赏。    附讲述参考:   森林里有1个大池塘,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池塘里,1只河马悠闲地躺在气垫上,气垫上还插了1顶遮阳伞,另1只河马"哎呦,哎呦"地推着气垫。大河马张着嘴巴,呵呵地笑个不停,岸边的两只仙鹤朝池塘里看去,啊,大鳄鱼朝小猴子游过去了。   池塘的1边,有颗茂密的大树,大大树上的松鼠1个劲儿地叫好,原来是3只顽皮的小猴正攀着树枝,树枝被压得1颤1颤地,可他们还不停地"忽悠忽悠",啄木鸟医生顾不上给大树看病,正瞧得入神。嘿嘿!1条大蟒蛇在树的背后偷偷地张望呢!   大树的旁边,野猪和猩猩正在钓鱼,他们笑眯眯的,肯定掉了不少的鱼。正在这时,听到"啊--"的1声正在玩跷跷板的乌龟好像要掉到水里去了,小野猪在跷跷板的那1头暗暗地笑,原来这是小野猪在捉弄乌龟。长颈鹿和老虎在旁边看着,真为乌龟捏了把汗。   池塘的另1边,1群狐狸和猴子围坐在木头桌子边吃着香甜的水果,看见 1条大鳄鱼朝他们游过来,他们喊:"鳄鱼大哥,来1个!"准备把果子往鳄鱼的大嘴巴里扔去。不远处,大象妈妈用长长的鼻子把水喷向小象。哈哈,小象1边哼着歌1边洗澡,舒服极了。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但是活动过程中,课件上出现的动物种类有限,有些动物只能借助于图片让幼儿认识、观察,因此教师在幼儿对动物认识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1定程度上影响了这1环节中对幼儿思维锻炼的效果。

大班社会《怎样过新年》教案与反思



2、大班社会《怎样过新年》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了这次谈话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 景, 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难点:引导幼儿用 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心情。活动准备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活动过程谈话导题:“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1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1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1、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1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1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1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3、告诉小朋友,新年是1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1岁了。提问:你在新的1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5,孩子们画画,动手做贺卡。教学反思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1看,想1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们说祝福的话,做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爱,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



3、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

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1名小学生的愿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1样。“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1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1样?”

2、说1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1样。“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1样。

2、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1样。“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1样吗?”“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1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小学的课程和我们1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



4、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

哪里不1样大班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1名小学生的愿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1样。“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1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1样?”

2、说1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1样。“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1样。

2、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1样。“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1样吗?”“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1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小学的课程和我们1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年”的故事



5、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年”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年”的故事设计意图: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过世代的沿袭,在过年时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贴对联,贴窗花,穿新衣,吃团圆饭,放鞭炮,邻里、亲友互相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饺子……幼儿感受过过年的热闹气氛,但对过年的来历并不了解。结合我班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过新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课件、绘画创作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过年的来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3.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课件:“年”的来历。2.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3.音乐:《喜洋洋》。4.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活动过程: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1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他们边看边聊(3)3.。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



6、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课件《老鼠嫁女》、各人物角色头饰。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故事中各形象的特点。   (1)观察老鼠爸爸的形象。   指导语:老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1个世界上最神气的人,什么叫神气?你们觉得谁最神气?   (2)观察故事中各形象,讨论了解各形象的特点。   指导语:你觉得它们中谁最神气?为什么?   2.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各形象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指导语:

1、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神气的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有表情地分角色对话。)

2、最后老鼠爸爸找到了谁?   (2)边看课件边讲述故事。   3.分角色表演,体验故事的幽默感。(老师当对白人,幼儿分角色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和表情。)    延伸活动: 在区域提供故事形象,供幼儿表演故事。    附故事:老鼠嫁女   叽里啦、叽里啦,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1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他。”   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堵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叽里啦、叽里啦,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啊呜1口吞下了她”。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2    设计意图:   “服务成长:民间故事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研究”是我们幼儿园十25的课题,而《老鼠嫁女》这个活动就来自于我们民间故事选集中的1个民间故事,它有很多个版本,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取了这个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版本。故事主要讲述老鼠夫妻帮女儿找世界上最有本事的人,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1物的本领胜过1物的情节,但最后老鼠夫妇还是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同类——老鼠。它寓意很强,有不菲的教育价值。通过本故事,主要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从而让幼儿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懂得要正确面对。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拉花和大红灯笼。   

2、《老鼠嫁女》动画片,头饰和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   

4、和家长1起搜集关于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的1些资料。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教师:今天,有1位搭腔朋友要和我们小朋友1起来上课,我们1起来把她叫出来,好吗?哎,搭腔,快来,我们的“民间故事剧场”就要开演了。   搭腔:哦,来力来力。哎呀,你里嗯搭难为有喜字难为有灯笼,脚牙头难为龙到哦喜气啥?   教师:是啊,搭腔,你猜猜看呢?   搭腔:有喜字就是结婚活,肯定脚牙头只故事搭结婚有关个。   教师:搭腔你真聪明,是的。   搭腔:啥人结婚啥?   教师:别急嘛,搭腔你先坐好了,和我们的小朋友1起来慢慢听、慢慢看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2、分3段观看动画片《老鼠嫁女》,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第1段故事,然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老鼠嫁女,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小朋友1起用完整的话来说1遍。   (2)有1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1起坐在桌子旁边,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呢?   (3)老鼠女儿是怎么说的呢?(幼儿回答:老鼠女儿说“爸爸妈妈,我要嫁给最最有本事的人。”)真好,1起来学1学这1句话。   教师: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同意了,然后就帮她出去找。我们来看看他们会找到谁呢?   

2、观看第2段故事,然后提问:   (1)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帮女儿找到谁了?(太阳)   (2)小朋友你们来说说太阳有什么本事呢?(太阳能发光;能把衣服晒干;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3)太阳的本事那么大,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把女儿嫁给太阳了吗?为什么?故事里老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因为乌云把太阳遮住了。老鼠爸爸对老鼠妈妈说:不对,太阳先生不是本事最大的人,你看,云1下子就把它挡住了,云才是最有本事的人啊。)你来说;你也来学1学老鼠爸爸说的话;你也来学1学;小朋友,我们1起来学1学老鼠爸爸说的话。   搭腔:哦则看来,虽然太阳有佛的料个本事,但是有个地方也会不及不人加个。   教师:搭腔你说的真对,接下来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又会去帮女儿找到哪些有本事的人呢?老鼠女儿嫁给他们了吗?为什么?让我们1起往下看。   

3、观看第3段故事,然后提问:   (1)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又去帮女儿找到哪些人了呢?老鼠女儿嫁给他们了吗?为什么?小朋友要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图片,第1个小朋友1定要引导他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引导(乌云):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找到了谁?他们把女儿嫁给他了吗?为什么?(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帮女儿找到了乌云,没有把女儿嫁给她,因为风把云刮跑了......)当看到风把云刮跑了,老鼠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幼儿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你来学学老鼠妈妈说的话;你也来学学呢;学的不错,老鼠妈妈这么说:老头子,我看我们不能把女儿嫁给云先生,你看,风先生多有本事,他1刮就把云先生刮跑了(幼儿跟着教师学说)   教师引导(风):还有找到谁呢?老鼠女儿嫁给他了吗?为什么?小朋友还是要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找到了风,没有把女儿嫁给他,因为墙壁把风挡住了。)那老鼠妈妈是怎么对风先生说的?风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鼠妈妈对风说:风先生,你是最有本事的人,你做我女儿的丈夫,好吗?风说:不,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你看,我现在不是让墙壁给挡住了吗?)我们1起来学学老鼠妈妈和风说的话。   教师引导(墙壁):老鼠爸爸妈妈又去找到了谁?(1起说墙壁)他们把女儿嫁给墙壁了吗?为什么?(没有,老鼠在墙壁上打个大洞)   (2)老鼠爸爸妈妈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云、风、墙壁、最后把女儿嫁给了谁?他们为什么会把女儿嫁给这只老鼠的呢?(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讲述:因为老鼠在墙壁上打了1个洞)你们刚才听到故事里老鼠妈妈对老鼠爸爸说了1句什么话吗?她说“是啊,这个人打洞比你还厉害,比你还有本事!”1起学1下,原来这只老鼠打洞本事特别厉害,比老鼠爸爸都厉害。   教师小结:故事里老鼠爸爸妈妈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妈妈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风又能把乌云刮跑),他们又想把女儿嫁给风,可是......(墙壁能把风挡住),他们又想把女儿嫁给墙壁,可是......(老鼠能在墙壁上打洞)。太阳、云、风、墙壁、老鼠都有自己最厉害的本事,但是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最后,老鼠爸爸妈妈把女儿嫁给了那只打洞本事最厉害的老鼠。   

3、通过提问,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知道勇敢面对。   教师:那小朋友你们有哪些最厉害的本事还有哪些不如别人的地方呢?把你的优点自信、骄傲地说出来,把你的缺点也可以勇敢地说出来。先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1说(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说的真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但是也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我们能够知道这些,然后努力改正缺点,并向别人学习,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棒。   搭腔:人到是要看到自古个优点搭了缺点,哦则么才会进步的。   

4、看着图标完整讲述故事   

1、教师:嗯,是的。搭腔今天的这个故事好听吧?请你和我们的小朋友1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故事:有1对老鼠夫妻,他们有1个漂亮的女儿,女儿慢慢长大了。有1天,他们俩坐在桌子旁边商量给女儿找个新郎。老鼠女儿说:“爸爸妈妈,我要嫁给最最有本事的人。”于是老鼠爸爸妈妈就出去帮女儿找这个最有本事的人。他们出门去看见了太阳,觉得太阳是最有本事的,就想把女儿嫁给太阳。这时候乌云飘过来把太阳挡住了,老鼠爸爸说:“不对,太阳先生不是本事最大的人,云1下子就把它挡住了,云才是最有本事的人啊。”他们就想把女儿嫁给云,这时候,1阵风刮过来,把乌云刮跑了。老鼠妈妈说:“老头子,我们不能把女儿嫁给云先生,你看,风先生多有本事,他1刮,就把云刮跑了。”他们就想把女儿嫁给风,老鼠妈妈对风说:“风先生,你是最有本事的人,你做我女儿的丈夫,好吗?”风说:“不,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你看,我现在不是给墙壁挡住了吗?”老鼠爸爸妈妈就去找墙壁,他们对墙壁说:“墙壁先生,你是最有本事的人,你做我女儿的丈夫,好吗?”墙壁先??答应了,可是老鼠爸爸妈妈又发现老鼠能在墙壁上打洞,他们最后去找到了那只打洞本事最大的老鼠,把女儿嫁给了他。)   (结束)教师:你们觉得这两只老鼠结婚以后,会怎样幸福的生活呢?想1想,下课后去跟你的好朋友说1说。跟客人老师再见。   搭腔:哎呀,个么胡头爱会难韩呢?我爱想听胡去的活。   教师:想知道下面如何,请看下次“明间故事剧场”。小朋友,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老鼠嫁女》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娶亲”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1物降1物的情节,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语言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理解事物间1物降1物的关系。难点是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1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主要是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在讲《老鼠嫁女》的时候,先让孩子通过多媒体看了课件,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顾故事具体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了“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并且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指导幼儿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幼儿跟老师看着幻灯片图片的提示完整讲述故事,培养他们连贯说故事情节的能力。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我注重发挥幼儿主体地位,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表述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达。   对于这个活动,我认为还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因为本活动是我们课题活动中的1个故事,要体现民间故事的特点,1开始的1个动画片就要给人1种民间气息,可以做成民间气息浓郁的剪纸动画片的效果,这样给人的视觉冲击会更好。让人1看就知道是讲述的1个民间故事,是通过民间故事的教学,让孩子受到1定的启发,获得1些做人的道理。   

2、教师的提问要有效。提问应简洁、明了,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每1次提问与回应,让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在精心预设的同时,灵活的生成与调整。也只有在有准备的调整中,幼儿的经验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师在活动前已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已有经验,考虑孩子可能出现的回答或问题,进而又预设了第2层次的提问,即我们所说的追问。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提问应该落脚在对孩子的关注、了解,在活动前要多想、多思考!   

3、活动形式上还可以活跃1些,如增添1些游戏表演等,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兴趣的去学习,不至于整堂课都是老师在问,幼儿在答,显得有点枯燥。   总之,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尊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认识基础。对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次不可或缺的学习。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好听、好玩的故事不1定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是近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之处,我们缺少的,只是静静地去解读和品味。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分组讨论,运用已有经验,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编后的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重点; 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动难点: 通过分组讨论,迁移经验,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儿所嫁的对象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活动准备   1.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幼儿自制的彩色吊环。   2.《老鼠嫁女》PPT,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猫),图卡每人1份。   3.废旧彩笔帽,颜色艳丽的小长方形即时贴。   4.和家长1起搜集关于太阳、鸟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以及其他小动物本领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请幼儿观察班级环境,有什么变化?   幼儿A:门上贴有喜字。   幼儿B:屋顶有我们做的彩色吊环。   师:今天班里装扮得这么漂亮,你们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幼儿A:结婚的时候才贴喜字呢!   幼儿B:对,对,结婚的时候还要吃喜糖呢!   师:“今天有1个小动物也要结婚了,咱们1起看1看它要嫁给谁?”   (析:在课前我问过几名幼儿,他们或有过参加婚礼的经验,或在电视上看过结婚的场面。我首先在环境中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并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给幼儿留出悬念,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   2.观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并用回忆提问法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边提问边贴图片。)   (欣赏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谁家要嫁女儿?(老鼠)   (2)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谁?(太阳)   为什么老鼠爸爸想让女儿嫁给太阳呢?太阳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太阳能发出光,能把衣服晒干。   幼儿B:太阳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   幼儿C: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太阳这么厉害,为什么老鼠爸爸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因为乌云能把太阳给遮住。)   “乌云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呢?”   幼儿A:乌云把太阳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全都是黑的。   幼儿B:乌云能下雨、闪电,特别吓人!   师:“乌云这么厉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乌云了吗?”(没有,因为风能把乌云吹走啊!)   “风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我在电视上看的,大风能把房子吹走。   幼儿B:大风还能把树吹倒。   师:“你们说的是龙卷风,风力特别大。现在你们看看窗外,树叶在动,今天外面也有风,是微风,但是你们能感觉到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我们坐在教室里。)   “对,咱们坐在教室里面,有围墙挡着,我们就感觉不到风了。围墙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A:如果下雨,我们就淋不着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儿B:刮风也不怕了。   师:有了坚固的房子、围墙,我们才能在这里学习,做游戏。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围墙了吗?(没有。)   谁比围墙厉害?(老鼠。)   为什么?(老鼠能在墙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谁呢?(猫。)   (析:在本环节,利用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内容及人物关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再现已有经验,能准确地说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领、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1物比1物强的寓意。)   (3)和幼儿1起看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知道1物比1物强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师: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卡),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大风又能把乌云吹走),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大风(大风被围墙档住了),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围墙,可是(老鼠在围墙上打洞)”,故事中每1个形象的本领都特别厉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1比较,它就不厉害了。   (析:强化幼儿1物比1物强的寓意,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老鼠女儿嫁给了猫,可是猫把老鼠给吃了。)   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吗?(不好,老鼠女儿太可怜了。)   你们能想到比猫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A:老虎。   师:“有人知道有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B:大象1抬脚就把老虎给踩下去了。   师:“有人知道有比大象还厉害的动物吗?(没有了。)   如果老鼠女儿没有嫁给猫的话,嫁给大象可以吗?你们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   (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思考。)   3.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1)个别幼儿回答老鼠女儿应该嫁给谁?为什么?   幼儿A:应该嫁给大象,因为大象能保护老鼠女儿。   幼儿B:应该嫁给白云,带着老鼠女儿到天上玩儿。   (2)分组讨论,讨论出1个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派出1个代表告诉大家本组答案。(其他组可找出理由反驳。)   4.迁移经验,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儿应嫁的形象画出来。(可提问

3、4名幼儿来说1说自己的故事结尾。)   5.延伸活动:制作喜糖,渲染气氛。(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4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习朗诵童谣,感受作品诙谐幽默的风格。(重点)   

2、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难点)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老鼠嫁女儿》故事幻灯片。   

2、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咪图片、头饰、花轿。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喜庆音乐,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什么时候会用这个音乐?”   (如:过年、开业、结婚等。)   师:“那今天会是谁的婚礼呢?”   

2、出示花轿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   师:原来是老鼠家里要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这么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会是谁呢?   师:“老鼠新娘说,她要找1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小朋友们帮她选选,她可以找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部?”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想。   

2、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幻灯片,讲述故事。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1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新郎就藏在故事里。”分段讲述故事。   

2、设计如下提问:   老鼠新娘不知道嫁给谁,老属夫妇是怎么商量的?   老鼠夫妇都找了谁?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味,它们对老鼠夫妇说了什么?最后鼠新娘为什么要嫁给猫味?到了猫咪家后发生了什么?   

3、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师:“你认为谁是最强的新郎?为什么?”   小结:世界上没有谁是最强的,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强的1面和弱的1面。   

3、完整欣赏,学说童谣。   

1、师;“小朋友们,老师把刚刚这个故事编成了1首好听的童谣,我们来听1听。”   

2、幼儿根据图片,学说童谣。   

3、师:“你觉的哪1句最有趣,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角色,分别学习他们与鼠女的对话。”   

4、幼儿随教师朗读,加深对童谣的理解。   

4、交流讨论.明白道理。   

1、理解童谣的内涵   师:老鼠爸爸,妈妈听到女儿被猫吃了,他们会怎样?(会哭,会很伤心)为什么他们会非常伤心呢?因为每个爸爸妈妈都会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老鼠爸爸妈妈为什么还要把女儿嫁给猫呢?(因为他们太糊涂)是不是最厉害的人就1定能当新郎呢?   

2、总结交流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以后可不要像鼠女1样,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要有主见   

5、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把童谣说给爸爸妨妈听,并讲1讲其中的道理。    课后反思   《老鼠嫁女儿》这本有趣的书本里,说的是老鼠夫妇给女儿选婿的故事,小朋友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在《老鼠嫁女儿》第2阶段的活动过程中,我把故事换成了童谣,让幼儿用童谣的话展开表演,丰富更多情节。引导幼儿设计道具.分角色排练表演故事。让幼儿在游戏学,动中说,动静结合,并在愉快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各种事物相互制约关系。但因为故事讲述太多,所以在表演中出现了孩子只会表演而不会说的问题。   在以后的课堂中,怎样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主要内容并表演好,是需要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