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中班建构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怎么上?有教案吗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1、《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马、小狗、刺猬、蛇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模仿小动物不同的睡眠姿势;掌握正确的睡眠方式(向右侧卧)。   

3、激发幼儿进1步了解动物的愿望,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教师与幼儿1起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或图片;用搜集的资料图片在活动区开设1个“小动物幼儿园”;   故事课件、音乐磁带、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重难点:   知道小马、小狗、刺猬、蛇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能模仿小动物不同的睡眠姿势;掌握正确的睡眠方式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1幅月亮婆婆伴着小动物睡眠的温馨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然后以小猴子观察其它小动物怎样睡觉展开活动。   

2、欣赏探索   

1、教师和幼儿1起模仿小狗叫声,播放小狗睡觉图片,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然后让幼儿把耳朵贴在小桌子上,教师轻轻敲击桌面。   

2、播放小马睡觉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小马是站着睡觉的”。让幼儿模仿小马睡觉,发现这种睡觉方式不适合幼儿。   

3、播放小刺猬图片,发现小刺猬缩成刺球睡觉,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发现这种睡觉姿势也不适合我们,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它为什么要缩成刺球教师可给予帮助。“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其它动物的伤害。”   

4、播放蛇睡觉图片,发现蛇居然睁着眼睡觉。组织幼儿模仿,发现做不到。教师提供答案“因为蛇没有眼睑,所以眼睛合不上。   

5、播放完课件,提问幼儿“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是怎样睡觉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姿?”   

3、想象体验   幼儿在感知动物的基本特征后,教师充分调动其对活动的积极参与性,表演游戏《狡猾的狐狸》。教师扮演狐狸,幼儿戴上其它动物头饰,听音乐仿小动物的走路和叫声。音乐1停,“小动物”马上做睡觉动作,谁做错了就要被拖进狐狸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了不同动物的睡眠特征。   

4、引入生活   在模仿了小动物睡眠的方式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这些睡眠方法适合我们吗?”教师及时地把握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才适合我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睡眠方式是向右侧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小猴子,以它看小动物睡觉为线索,有目的地引入具有情绪色彩的形象,如懒惰的小狗、聪明的小刺猬等,以引起幼儿对活动进行探索的兴趣。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对各种动物的睡眠有形象的认识,使其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通过模仿小动物睡觉的姿势,使幼儿不知不觉掌握正确的   睡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2    主题的由来   开学时,教师与小朋友谈论春节里有趣的事情,许多孩子介绍了去海沧动物园参观时的所见所闻,还有的小朋友利用假期在家里饲养1些小动物,如小鸟、鱼、小狗。正值春季,有的小朋友还把他们饲养的小动物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1起饲养,有的拿来了蚕和桑叶;有的带来了乌龟、金鱼,幼儿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了这个主题内容。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与交流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本领。   2.培养幼儿爱提问,乐于收集资料等主动学习的能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图书、电脑课件;电视、幻灯机、2块大黑板幼儿调查表每人1张    活动指导:   

1、故事“想飞的小象”引入,组织幼儿边看故事边听故事。   

2、故事后提问,让幼儿谈谈听完这个故事他们了解了什么?故事里的小动物有哪些本领?   逸晨:每1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不能互相比较。   陈铭: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由此,教师引出了“动物的本领”这1话题   

3、幼儿每人拿出自己的调查表并互相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动物的本领。   小洁:骆驼是沙漠之舟   张蕾:信鸽会送信   宇昕:大象长长的鼻子会运木头   若仪:蜜蜂会采花蜜   逸如:老虎会用尖尖的牙齿咬人   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发现孩子们互相交流时都很积极,集中提问时孩子们都能踊跃发言,显然,孩子们对“动物的本领”这个话题是十分有兴趣的。   

4、幼儿分组寻找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特殊本领   A组:从提供的书籍中查找资料   B组:观看电脑课件,查找资料   C组:围坐1圈看动物世界的VCD   

5、集中幼儿,让他们围坐成圆圈,互相交流寻找资料后他们又认识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配班教师根据课堂上幼儿的回答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贴于黑板上的网络图)   耀林:我发现有1种青蛙有保护色,遇到敌人要攻击他时会变色   予靖:我从电视上看到变色龙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它也会变色   张蕾:雪兔1到冬天全身就变成雪白的   孩子1下子对如何保护自己的这1本领十分有兴趣,兴趣点马上转移到“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这1话题上,教师此时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动物除了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还有其他本领吗?   聿兴:鹤有长长的嘴巴会捉水里的鱼   宇辰:豹子是短跑冠军   夏耘:北极熊不怕冷   拧月:老虎会游泳   陈圆:猴子会在树上荡秋千   乐其: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   宇轩:猫的胡子可以感觉水的温度   津鹏:蛇的舌头和青蛙的舌头有感觉的作用   孩子的思维1下子就拓展开了,教师将孩子引出的动   物的本领分成“攻击别人,保护自己,器官的特殊本领,其他4类”,并引导幼儿看网络图。   

6、教师播放教学课件,重点引导幼儿观看老虎捕食、鹈鹕捕鱼、变色龙变色、大象运木头等镜头,让幼儿更深刻的了解到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本领。   

7、针对本节课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出下次活动的主题。   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到了有关动物的胡须、鼻子、尾巴、舌头的作用,下次活动可以针对这1问题引导幼儿继续探索。   

8、在音乐声中,幼儿随着“森林舞会”的音乐做律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教具与材料的新颖与直观性吸引了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们,由此引发了我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思考。现代设备能让我们能节约准备教具的时间,并且图文声影并茂的教具让教具能更具吸引力,更增加教具的实用性、合理性、真实性。孩子们去接触它们、了解它们并学会使用与操作,在课堂上不仅能更好吸引孩子注意力,而且孩子能更形象直观的从中学习、了解到知识,提供的VCD与课件能让孩子更加真实的了解大自然、更好的启发孩子们的智慧。   但是,这次主题活动还存在着1些问题,由于“动物的本领”内容很广,教师没有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动物的特殊本领与动物的本能这1个概念;集中分享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性语言不够等等。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的主题已经开展1个多月了,在探究过程中,幼儿引发了“动物的本领”这1话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动物饿1些常见与特殊本领,请家长协助我们做好以下调查。   动物名称动物的基本本领动物的特殊本领备注:   1.动物名称(让幼儿用自己看得懂的“画或符号”把动物表示出来)   2.动物的基本本领、特殊本领(请家长和孩子1起寻找,并记录)    活动反思:   这是中班主题活动我喜欢的电视节目中的1节活动,活动中主要渗透科学和健康的内容。在活动中,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进行随机指导,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器械,幼儿进行活动时能够和自己的伙伴互相交流,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幼儿兴趣很高,既了解了动物的特征,又锻炼了幼儿的基本动作。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够观察比较讲述动物之间皮毛、爪子、尾巴、本领等的不同。   2.能够结合动物的不同探索其作用及保护、捕食的方式。   3.增加对动物的了解跟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对动物不同的调查了解。   教师物质准备:课件《小壁虎找巴》《动物的脚》    活动建议:   

1、谈话导入,幼儿交流回顾前期经验,引发幼儿谈论的兴趣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它们1样吗?哪里不1样?   

2、分享交流,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不1样的内容。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信息,通过照片、录像等形式介绍小动物的外形、本领、习性。   教师:原来动物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谁想上来跟我们1起分享1下?   2.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突出动物的特点。   如:尾巴:引发幼儿观察尾巴的形状、花纹。追问其这样的尾巴好看什么?   花纹:这样的花纹有什么作用?爪子:为什么要长这样的爪子?本领:这样的本领好干什么?   还有哪些动物跟它1样是用花纹来保护自己的?   3.教师总结:原来动物的动物身体的每1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有自己的用处,它们是不1样的。   

3、教师结合课件系统讲述动物的不同   1.出示1组皮毛、爪子、尾巴局部的照片,引发幼儿的猜想,这些皮毛都是谁的?   提问:都有什么样的花纹?猜猜看都是谁的?它们长这样的花纹都有什么作用?   2.出示1组动物跟动物宝宝,提问它们都是怎么样生宝宝的?   3.教师总结:动物的皮毛、爪子、尾巴、生宝宝的方式都不同。    活动延伸:   1.继续研究探索动物的各种小秘密以及不同。   2.在活动区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进行表征。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4    活动1参观野生动物园   活动目标:   

1、了解野生动物们的生活状态,知道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园。   

2、通过感受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初步萌生保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出发前物质准备和安全教育活动流程:出发前的要求——上海野生动物园参观——参观后的讨论“动物们生活的快乐吗?为什么?为什么要建造野生动物园?    活动2语言活动小熊砍树   活动目标:   

1、在积极参与情景表演的基础上理解儿歌内容,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大树与小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2、体验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几棵立体的大树、小草小花、幼儿坐在小树桩上。   

2、胸饰:小鸟、小松鼠若干。   

3、老师佩带松树妈妈的胸饰,配班老师扮成小熊,手持斧子。   活动过程:   

1、师带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场景。教师扮松鼠妈妈,幼儿扮小松鼠和小鸟。   

2、利用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和儿歌的教育意义。   

3、学习儿歌   

4、创遍表演儿歌    活动3环保活动“丹顶鹤”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是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这句1直被我们当做口号的口号,这些话听起来相信很多人心里都别有1番滋味。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猎杀动物、残害动物、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事例屡见不鲜!在我们为那些不会说话的动物落泪、心碎的`同时,更提醒了我们该为动物们做些什么?我们都知道孩子与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密感,他们喜欢亲近动物,乐于了解动物。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则应广泛地收集有关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类 相关内容的资料并深入研究,把其中 思想感情的成份挖掘出来,结合幼儿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幼儿懂得人与环境、与动物、植物和大地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情感。出于这种思考,我设计了关于“丹顶鹤”的教育活动,以情感为主线在使幼儿在获得有关丹顶鹤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对动物产生1种认识和感受,达到幼儿与动物建立情感的目的。并为激发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关爱动物!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我运用的 网络资源有:   

1、教师知识准备:丹顶鹤的相关资料   

2、活动中所用材料:《1个真实的故事》丹顶鹤图片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丹顶鹤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它是国家珍稀动物。   

2、通过欣赏歌曲和故事,感受凄凉和悲伤,懂得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音乐《1个真实的故事》、丹顶鹤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1个真实的故事》   

1、小朋友,今天请你们欣赏1首歌曲,仔细听1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2、幼儿倾听   

3、提问:有什么感觉?你听到这首歌讲了什么吗?   

2、欣赏故事,了解丹顶鹤的外形与生活习性。   

1、原来这首歌里唱了1个故事,这是1个真实的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述前半段)   

2、故事里有谁?(出示丹顶鹤的图片)   

3、丹顶鹤长什么样?美不美?美在哪里?(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4、丹顶鹤是怎么生活的呢?(带着问题在音乐的伴奏中倾听故事的下1段)   

5、提问:丹顶鹤的爸爸妈妈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的?他们为什么赶走孩子?小丹顶鹤被赶走后怎样了?它最喜欢做什么?有1天发生了1件什么可怕的事情?最后呢?   

3、教育幼儿要保护珍稀动物   

1、提问:小女孩为什么再也回不来了?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眼保护丹顶鹤?如果我们不保护,将会怎样?   

3、教师 小结:丹顶鹤是珍贵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在丹顶鹤住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不去伤害它们,让我们的大自然越来越美好。    活动4实践活动“喂小鸟”   活动目标:   

1、通过喂食活动,探索了解小鸟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2、进1步建立幼儿与鸟类之间的亲密关系,懂得关爱小鸟。   活动准备:与幼儿讨论小鸟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并请他们回家准备。   活动流程:准备食物放在阳台上喂小鸟——观察几天并做好记录—— 总结鸟类喜欢的食物有哪些——鸟妈妈感谢小朋友。   活动延伸:   

1、与家长联系,在家中也请孩子自建“小鸟喂食处”,继续观察。   

2、在园内的大树上挂上自己制作的鸟窝,请小鸟来安家。    活动5语言故事《小猴进城》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幼儿了解1些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森林与城市的背景图。   

2、插入教具1套。   活动流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完整欣赏故事——>迁移相关游戏:   

1、体育游戏:搭救丹顶鹤   

2、谜语:动物谜语   

3、音乐游戏:狮子王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5   

1、设计思路: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寒冷的冬天》主题活动,在进行“动物过冬”的小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会冬眠?哪些动物不会冬眠?产生了兴趣。在散文诗:“冬天是什么”里,幼儿了解到松鼠、兔子、绵羊在冬天就会换上1件厚厚的毛大衣,暖暖和和的过冬。于是发现幼儿操作包里有1份这样的操作纸,挺适合现在的主题进展。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白色毛线剪成小段装饰在绵羊身上,但其中整合了1些数知识的内容,如观察大绵羊有几只?数1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2、活动目标:   

1、尝试将毛线剪成小段,粘贴在绵羊身上。   

2、了解绵羊在冬天会长出又长又密的毛来保暖。   

3、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1份操作包p3

5、白色毛线若干、数字卡片人手1份、剪刀、固体胶若干。   

4、活动预设过程:   (1)看1看:小绵羊长啥样?   

1、出示小绵羊毛绒玩具:看1看小绵羊长的怎么样?   

2、观察绵羊的形象特征:圆形的身体、头上长了两个弯弯的角、有4条腿。   (2)找1找:草地上有几只绵羊?   

1、每人1张操作纸,引导幼儿找1找有些什么不同?   

2、数1数大绵羊有几只?小绵羊有几只?请幼儿从字卡里寻找数字,把相应的数字找出来。   

3、紧靠在1起的有几只?单独站立的有几只?1共几只?   (3)说1说:小绵羊的过冬方法?   

1、冬天这么冷,小绵羊是怎么办的呢?(小绵羊冬天时长出了又长又密的毛,就像穿了1件棉袄1样,1点也不怕冷了。   (4)剪剪帖帖:为小绵羊穿衣服   

1、教师示范剪成短直线,要求又短又细   

2、帖的时候尽量要直。   

3、幼儿操作,注意在剪的时候,把毛线全部剪完后再贴。   

4、幼儿交流,互相欣赏作品。   

5、活动反思:   

1、在“找1找”的环节里,我只投放了数字4和6,幼儿数小绵羊没有很大的问题,4只小绵羊很快就找到了,但个别幼儿对数字的认识不够,拿数字时拿错了,说明还有1些幼儿对数字不认识。   

2、在幼儿剪贴毛线的时候,老师从时间的紧凑性角度考虑,要求幼儿全部把毛线剪光后再贴。在活动中有的幼儿还是剪1根,放下剪刀、拿起固体胶贴1根。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把两个幼儿的操作纸进行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动作快?通过这样的比较,相信孩子对老师的要求会更明白。   

3、本来认为贴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往绵羊身上贴就对了。但有的幼儿从身体轮廓线往下,都帖到草地上了,老师请这些幼儿去认真看看老师的范例。还有1些幼儿出现了横的贴或贴的太少的情况都进行了个别指导。最后的幼儿评价交流中大家把1些好的作品进行了介绍,有6名幼儿得到了3个5角星。 《动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6    设计意图:   幼儿园素质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孩子们玩得很尽兴。   回园后,动物成了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话题。讨论也带来了许多孩子们发现的问题。如:为什么猩猩长得和人很像?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大象跑步快吗?……于是我们组织了“我喜欢的动物”这个活动,让孩子区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再介绍给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儿也喜欢自己的动物。让孩子知道每1个动物都非常可爱,我们要爱护所有的动物。主题探索中有“你问我答”的活动,让孩子自己提问题,让知道答案的幼儿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生生互动,使个别孩子本身的经验成为所有孩子的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自信心,还自发带来了有关动物的照片、图片、碟片、文字介绍等,共同布置在教室的墙面上。   本次活动是教师预设的1个活动,我们中班小朋友对图形认识感兴趣,有几个小朋友还尝试用图形贴动物,我就设想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上,通过图形粘贴成动物,1方面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另1方面结合数的内容让孩子自己来讨论图形的种类与数量,并初步学习对图形的统计。    活动目标:   

1、在变戏法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图形拼贴各种常见的动物,并初步学习统计图形的数量。   

2、幼儿进1步感受、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   

3、喜爱动物,学习有目的地观察和比较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有初步的保护自然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3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椭圆行等图形若干、纸、笔、浆糊。    活动过程:   (1)、已有经验迁移,引发兴趣   

1、图形宝宝要来变戏法,变成1只只可爱的小动物,想1想,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   

2、幼儿相互讨论。   (2)、幼儿拼图,师个别指导。提示:大胆想象,拼贴不1样的动物。   (3)、探讨交流   

1、说说贴了1个什么动物,用了那些图形?   

2、数数每1种图形用了几个?   

3、想想用什么办法既可以记得快又不容易忘记?幼儿个别操作、演示。   

4、全体幼儿统计图形,师个别指导。   

5、幼儿之间相互作检查。   (4)、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讨论那1种统计办法最合适。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建构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怎么上?有教案吗



2、中班建构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怎么上?有教案吗

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      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      3.汽车挂件1个,www.***.com汽车方向盘1个。      4.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3、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篇1    设计思路本活动设计的价值   1.重在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方法与能力中班后期,幼儿认识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逻辑思维也开始萌发。本活动中我将老师喜欢的动物制作成T课件,并以此为载体,引发幼儿积极回忆已有经验,依据动物的部分特征推断整体,运用视、听等多种感官对某1类动物进行分析、归纳,在不断地假设、否定、肯定、验证过程中,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多种思维方法感知了动物,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随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熟悉与了解,他们探究的兴趣也逐渐高涨,并积累了1定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征自己的发现,学习有意识地收集信息,主动获得经验,从而转变幼儿学习的方法。但是,记录对中班孩子有1定的挑战性,他们在记录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缺乏操作经验,记录的内容让人难以琢磨,因此今天的学习活动我想给孩子1些记录的示范,本活动中个环节的交流素材都采用了记录的方式予以呈现,如:第1环节要交流的材料是他们自己记录的。第2环节,借助老师的记录示范,让幼儿学习记录猜想、假设的过程以及验证的方法,另外还有老师记录的新闻故事,最后布置的记录小任务等,使幼儿感知了解1些简单的记录方法,体验记录过程中的乐趣,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重在情感态度的培养对动物情感与态度活动中,以“我喜欢的动物朋友”为主线,从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à猜猜老师喜欢的动物à倾听新闻小故事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我想营造1种浓浓的爱的氛围,让幼儿从中感受人与动物相互关心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得到升华,萌发幼儿对爱的1种责任感。对新闻事件关注的态度在“动物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偶尔看到了两则关于动物和人相互关心爱护的新闻故事,深受感触,于是我把它引用到今天的活动中,与幼儿分享。活动中,我尝试用图片、简单的文字记录新闻事件,以最本色、真实的形象呈现给幼儿,突出故事的真实性,使幼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动物与人类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同时引发幼儿学习关注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兴趣,逐步由身边的事物扩展到周边事物。教育方案    主题 :在动物园里源自:教材《学习》(中班)P197页    内容与要求:   

1、观察了解动物特征,关注它们的不同特征,并比较异同。   

2、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集体教学活动之5:我喜欢的动物朋友幼儿年龄:4—5岁执教:莘松幼儿园陈小青    补充要求:   

1、通过视、听等感官游戏,尝试运用简单的推理方法感知动物的明显特征。   

2、感受人类与动物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增进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资料。(教师将喜欢的动物制作成T课件)   

2、新闻故事图画书1本。    活动过程:   

1、交流我喜欢的动物朋友引导幼儿结合记录,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   

2、猜猜老师喜欢的动物朋友   (1)孔雀:课件展示顺序:脚→身体→头→尾屏。   (2)狮子:课件展示顺序:狮子的吼叫声→腿→尾巴→整个身体。   (3)猫头鹰:课件展示顺序:夜景(猜想什么动物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眼睛→整个身体。   3.了解人类与动物互相关心爱护的新闻小故事(1)幸福的猴宝宝(2)狗妈妈救婴儿   

2、)交流自己的感受:听了这两个真实的新闻小故事,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3、)小结:动物和我们1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互相帮助、爱护,真快乐!   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开展此次活动。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我就是我,谁也代替不了。   

2、发现自身长处,大胆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3、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花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班里,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结合课件讲故事。   

1、讲故事前半部。   (神秘状)它是谁呢?(出示青蛙课件)   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   结合课件讲故事。   青蛙为什么难受?他真得很没用吗?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   你们猜猜,现在青蛙会是什么表情呢?   讲故事至最后,问: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呢?山羊对它说了什么?   那么野鸡、小松鼠有哪些本领呢?   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3、大胆讲述自己的本领。   

1、相互交流   你喜欢你自己吗?想想自己有哪些本领?   

2、轮流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教师追问幼儿——自己有哪些本领?会为自己做什么?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情等。现场幼儿展示(如:跳舞、唱歌、武术),老师及时鼓励。   

4、召开“赞美会”,感受赞美与被赞美的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其他的小朋友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呢?可以用我喜欢谁,因为他能……的'句式说出来。   ⅹⅹ,听到这么多小朋友赞美你,你们感觉怎么样?   

5、随音乐自信表演。   放音乐《大家1起来》跳到前面来,面向大家做1个自信的动作,他们会更加喜欢你。   教师小结:如果有人问你“你喜欢你自己吗?”你应该怎么告诉他?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注意用教师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幼儿积极创设1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注重幼儿个别差异,采取重点帮助、重点引导的形式,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使其能自我欣赏,产生积极情绪,从而自信起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会赞美、帮助别人。   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会赞美、帮助别人。   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实际任务,幼儿学会跟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用适当的语言行为跟人商量着玩,当别人接受时,能从表情动作表示高兴。从而培养幼儿愿意运用这些方法,主动与人交流,并友好相处。   

1、教学性情境    活动名称:   交朋友    活动要求:   让幼儿学会用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当别人不接受自己时,会想办法让别人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   木偶剧表演,课前学习表演《拉拉勾》。    活动指导:   (1)创设情境《哑巴老虎》,幼儿观察交流。   

1、小动物们愿意和老虎威威交朋友吗?为什么?   

2、老虎威威想了1个不说话的办法来跟小动物们交朋友,你们想1想不说法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可用表情、动作,好听的声音)(幼儿尝试)。   

3、除了用这些方法交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能交朋友?(幼儿商量,教师巡迥指导)。   

4、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看看老虎威威想了1个什么好办法?   

5、它终于交上了朋友,老虎威威是怎么交上朋友的?   (2)小结:关心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和你交朋友。   (3)游戏《拉拉勾》,体验交上朋友的快乐。(实践操作)   

2、实务性活动   (1)具体内容   

1、接待客人   

2、外出作客   

3、结伴游玩   

4、打电话   (2)具体方法   

1、时间:可利用节假日。   

2、交往对象:成人、孩子(熟悉的、陌生的)。   

3、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给老师打电话,并能找话题与老师交谈。   (3)活动重点:积累交流经验。   (4)活动指导:   

1、请爸爸、妈妈反馈活动情况。   

2、幼儿完成任务,老师与他们个别交流。并加以鼓励。(你和谁1起玩的?玩得怎么样?为什么……)   

3、分享交流活动   (1)活动要求:通过运用已经学会的适合的交往方式,(教案网)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小朋友以后再次使用这些交往方法。   (2)活动准备:设置“借东西”的情境障碍:   

1、老师正在上课,门关着;   

2、我的老师不在;   

3、老师说:“哎呀,你们要借的东西我没有,在其他老师那里”;   

4、老师正与别人谈话。   (3)分享交流:   

1、创设“借东西”的真实情境,从中观察孩子的反应。   (1)我想请小朋友帮忙,向其他老师借1些东西,谁愿意帮助我?   (2)我非常需要这些东西,请小朋友1定要想办法借到这些东西。   

2、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进行交流讨论。   (1)你们是怎么借到东西的?(笑咪咪,有礼貌,不打扰别人……)   (2)你们在借东西时碰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实务性经验的联想,幼儿交流分享。   (1)今天我们学会借东西的本领,那么平时你们遇到事情是怎么与人打交道的?   (2)是不是也用过这些好方法呢?   

4、幼儿得到的体验:如果我们有事情,应该主动地告诉别人,(教案网)让别人明白,看看别人是不是愿意帮忙,当别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要感谢别人。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注意用教师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幼儿积极创设1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注重幼儿个别差异,采取重点帮助、重点引导的形式,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使其能自我欣赏,产生积极情绪,从而自信起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会赞美、帮助别人。   中班主题我喜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幼儿能看图说出常见的宠物名称如:小狗,小猫,金鱼,兔子,乌龟,小鸟.   2.认知数量“1”的概念.   3.学写单字“1”.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1.引起兴趣2.教学过程3.结束:   全体幼儿唱儿歌“小黄狗”并做动作。   4:评估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十分感兴趣,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本次活动的准备当中,和爸妈了解了1些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在活动中,我利用了多段视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讨论,认识了陆地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和海里最大的食肉鱼类,幼儿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很容易就接受了,结尾时在横幅上的签名活动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全体教师也参与到了其中,激发了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我觉得这样的科学和社会的渗透课程更有益于幼儿的理解和掌握,25个孩子在活动中全部聚精会神,效果十分好。

中班我喜欢的车教案?



4、中班我喜欢的车教案?

中班艺术活动(我喜欢的车)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知道车的外形和特征,并说出不同功能车的优点。2.大胆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车,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爱车。活动重难点:重点: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车的基本框架。难点:在基础上进行改装。活动准备:各种车ppt(吊车、卡车、工程车、水泥车等)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请幼儿跟在老师后面“坐”公交车去郊游(汽车汽车嘟嘟叫,我们大家准备好,背上我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滴滴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嘟嘟嘟)出示ppt请幼儿观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些车的优点有什么?喜欢什么车?为什么?观察各种车,说说他们的结构。教师总结:(1)吊车有长长的吊臂,可以吊起很重的东西。(2)卡车可以运很多东西(3)工程车的车斗很大,而且轮胎比轿车多,可以运泥土等工程废物。(4)水泥车有大大的肚子,里面装了水泥,哪里造房子哪里就有它,有了它人们生活更加方便。2.发挥想象力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发明家会发明什么车?为什么?车子有什么优点?3.幼儿创作请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展示作品。4.活动结束游戏:开火车。

中班下册社会我喜欢的体育活动教案



5、中班下册社会我喜欢的体育活动教案

幼儿中班体育教案《球类运动》  【设计思路】   球类运动以其种类繁多,灵活简便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图片,报纸,传媒等多种途径,对各种球类运动充满了浓厚的 兴趣。本活动,就是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通过家园互动,为孩子们创设了1个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并将常识、语言、品德意志内容 等整合在1起,使他们对球类运动有了1个全新的认识。也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要求】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各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1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3.初步引导幼儿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

1、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资料,版面.   

3、球类运动VCD,磁带,   

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1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3、说说同伴带的球   

4、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2、观看球类运动VCD,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D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4、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乒乓球最厉害,经常得到世界冠军等)   

4、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3、游戏:配配对   引导幼儿分组看球找图片,并贴在版面上   

4、我做宣传员。

以“我喜欢的游戏”为主题的中班教案



6、以“我喜欢的游戏”为主题的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初步萌发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目的字,快速识记目的字:羊、狼、扑、喝、吃、狠、山、流。

3、引导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萌发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