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 严》语文教案,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名师教案。。。

《尊 严》语文教案


1、《尊 严》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 4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活人1定要活出尊严,就像老师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年轻人。



2、学生自读课文


读前设问:


1 .课文主要讲了1件什么事?


2 .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1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研讨



4、集体汇报交流


1 .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1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 .点拨,揭示中心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明确:因为他有尊严。


4 .齐读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1无所有到后来拥有1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1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能改变1个人的人生。



5、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6、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分角色读。



7、布置作业


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1篇日记。



8、板书设计。



2、求人教版小学语文2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以及1些新词,会认“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具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寓言”,齐读,能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小结:“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2、再出示“两则”,齐读“寓言两则”,说说“寓言两则”是什么意思?



3、这节课上,我们1起来学习第1则寓言。这个成语就是第1则寓言的题目。


(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点明“揠”“长”的读音]



2、学习寓言,体悟寓意。



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指名4人各读1小节



2、完成填空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3、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拔苗、枯死)



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现在,你能根据这1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先说说“揠”的意思。



3、精读体悟,认识道理。



1、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1个自然段1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



2、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A、[很心急]出示第1自然段


★结合回答,扣住“巴望”,理解意思。


★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


★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


★齐读


B、[很辛苦]出示第2自然段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


扣住“1棵1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


扣住“1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


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累,体会辛苦。


★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农夫1棵1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农夫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C、[很开心]出示第3自然段


★谁先来把第3自然段读1读,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农夫的开心?理解“兴致勃勃”,说说意思相近的词。


★指导朗读。


第1步:指导看图


第2步: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第3步:指名赛读


第4步:1起边做动作边读


D、[很可怜]


结合前后文说说


E、[好愚蠢]


★根据回答,追问为什么说他傻?他傻在哪里?


★扣住关键词,体悟道理。


“可他总觉得禾苗1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在不在长?怎样长?(板书:生长规律)


可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长多少?(板书:急于求成)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板书:事情弄糟)


★把板书连起来说1段通顺完整的话。


小故事学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觉被你们悟出来了。


★小结提炼:农夫的可怜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是1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1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出示: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吗?)让学生任意挑选1个说说。


★揭示寓言:是啊,不仅仅是禾苗的生长规律不能违背,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不能违背,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读,齐读。


★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吗?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概又意思相符的词语?


(出示:急于求成、事与愿违、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3、回归整体,练习自述。


农夫后来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别学他那样做傻事。


(学生练习:《“农夫”的自述》)



4、推荐读物,指导写字。



1、寓言虽然短小,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多读寓言,学会思考,会让人变得更加聪明。(推荐读物)



2、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2、说说你的书写建议。



3、拜求人教版小学语文1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要表格式的,有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最好。


你好,你要的书我有。但是你没有留下邮箱,你可以先采纳我。


再留下邮箱或者用HI百度联系我。看到马上补发送给你。



4、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什么成语


各有所长。



5、4年级下册语文第十8课永生的眼睛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内容:《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从1个新的视角感受琳达1家3代人的善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2.从重见光明者的角度从更深层次感受光明的可贵,生活的美好。3.了解家人对角膜捐献的看法和态度,并能成为1位角膜捐献的实践者。教 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永 生 的 眼 睛教学过程: 导 入:(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 最美的诗章也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慨,我曾经是1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想到的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3天光明》,像她想象的1样用3天宝贵的时间,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1切。我是幸运的,海伦·凯勒没有实现的梦想我却圆了,因为我接受了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手术,接受了1位名叫温迪小女孩的馈赠,是她给了我第2次光明,第2次生命。你可知道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曾经的恶梦已经离去,可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师: 大家都听见了吗?这是1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人的呼声,他要呼唤、感谢的是谁?(学生齐答)对,是金发碧眼的安迪!这永远也都不可能了。 但是她却可以和温迪的妈妈进行对话和交谈,而且会知道关于这1家人与眼角膜更多更感人的故事。刚才我们从重见光明者的画中感受到了他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中作者的1家。 1.真情投入有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父亲温迪的话语:并完成下列问题: 你所给予别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1部分。 这句话是“我” 岁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 因 时 ,爸爸能有助于他人的健康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而讲的话语。 话语的影响( ) 如果1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象 这是 年,父亲 你的女儿1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想1想,另1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向温迪 而讲的话。1样,将会多么高兴。 话语的影响( ) 妈妈我真为外公所做的1切感动骄傲。你想过什么看 这是 14岁时,我 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要学外公见眼睛送给 失明的人。 的话语。 话语的影响( ) 1. 文中“我”对眼角膜捐献态度有和变化?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 读1读上面人觉得最感人的话语。(指名读,齐读) 3. 你认为穿越时间的话语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4. 结合这些话语谈谈你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2.真情对白 看来同学都被父亲和温迪的朴实真诚的话语打动了,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1种精神的传承,虽历经时间而不逝去。面对1家3代人的角膜情结“我”却没有没有更多的话语,我想今天就给“琳达”1个机会,就和哪位接受温迪角膜移植的人进行交流,而两位交流者就是在座的每1位同学们: (1)交流前的准备: 1. 角色的选择:琳达 重见光明者2. 谈话资料的准备:家人的话语 《假如给我3天光明》3. 对话方式,可以时下面的结构,也可以自由确定: 重见光明:我要感谢您的 ,感谢您 。 琳 达:人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我的( ),会多么的 。 重见光明:我知道了 ,更要 我要把这样的诗句献给你的全家: 琳 达:从 眼中,我有看到了 ,他们会永远 。 4.自由组合进行交流。 5.展示: 下面让我们聆听两颗心灵的交流,他们是否能够引起你的共鸣:(并组织自己的语言) 从大家的不同的回答中,不同感受中我们对课题,对文章,对眼睛,对永生有了更多的理解。这是1片有心写成的文字也让我们大家有心去品读,用心去感受。(读句子) 老师曾经布置1项作业,让你把这篇文章读给家长,亲人听,并让谈谈对角膜捐献或器官捐献的看看,下面说愿意展示1下你的采访结果。 人们都说科学无国界,我想人类没有的情感也是没有国界的是共通的,这片来自异域他乡的文章感动了你的家人,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早有这种爱的萌芽。赞同216| 评论。



6、4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作文


今天,我在放学路上发现了1只奄奄1息的大青虫在慢慢地蠕动,还看到了1只小蚂蚁在大青虫旁边转来转去,似乎想把它弄回巢穴去,但却无能为力,因为大青虫对它1只小小的蚂蚁来说,的确太庞大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虽然这只小蚂蚁相对大青虫来说,是那么渺小,可它却不愿意轻易放弃这来之不易的美味佳肴,只见它1会儿从大青虫头部拉,1会儿从尾巴推,真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大青虫却纹丝不动。我想小蚂蚁累得筋疲力尽后准会无可奈何地回家,哪知奇怪的事发生了,只见小蚂蚁头上的两只触角不停地上下摆动,我正纳闷,不知它要干什么,不1会儿,成群结队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青虫旁,有的推,有的拉,1些懒家伙甚至爬到大青虫身上享受美味。最后,庞大的青虫被无数小小的蚂蚁顺利地运回了巢穴。 啊!小小的蚂蚁都有这种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的精神,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记住茨威格的话――人类的1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小小的蚂蚁微不足道,只要我们轻轻1踩他们的生命就没有了。可是,蚂蚁的身上,有1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可贵品质——团结合作。 记得有1次,我在家门口散步,忽然看见地上有1块饼干,饼干旁边正站着1只小蚂蚁,我想: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于是我好奇地蹲下仔细的观察着这只小蚂蚁。只见他先用触角顶饼干,可是饼干丝毫不动。它的这1举动让我明白了它是要把这块饼干抬起来。我继续观察,它又想用前脚推着饼干前进,可是饼干就是不动。最后,它用后背艰难地扛起了饼干,可是1扛起来就吃不消了,就又放下了。小蚂蚁虽然没有走,但是可以看出它失望了.小蚂蚁又在饼干前来回走动,好像正在想着什么办法,然后悄悄离开了,我想:这只小蚂蚁肯定是放弃了,我也没什么可以看的了,回家吧。正当我起身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见1大群蚂蚁向这块饼干走来,带头的正是那只小蚂蚁!那群蚂蚁在小蚂蚁的指挥下,分别在饼干两边排成两列,大的用后背扛,小的用触角顶,终于把饼干抬起来了,我1直注视着饼干和那群蚂蚁,看着他们消失在碧绿的草地上。 1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饼干,但是当许多蚂蚁新往1块想,劲往1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1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能1意孤行。这就是我从蚂蚁搬食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