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册镇返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我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数旅则学教案《认识上下》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1起去森林里转1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继州饥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1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3、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1环扣1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2、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作为1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1    目标:   

1、能感受和发现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的变化。   

2、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准备:   

1、选择花草树木、变化明显,并有迎春花的地方。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    过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1)、带领幼儿观察迎春花,通过看1看、闻1闻、说1说,知道春天来了,迎春花最早开放。   (2)、与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无颜6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幼儿到户外游戏。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2    活动由来:   俗话说:"1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万物复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适合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现象,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现有资源。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1日生活活动中,我特意为托班幼儿设计了"柳树发芽了"的科学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自然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   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1、《春天》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春天》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想再试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认识春天   

1、老师播放《春天》的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课件。   

2、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柳树有什么变化?   

3、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幼儿看。   

4、老师出示冬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   

5、老师出示春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6、老师变念春天儿歌,边做肢体律动,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附儿歌: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两臂上举,两手做招手的动作)   柳树发芽了,(两手并拢,掌心相对,慢慢做张开的动作)   大雁飞回来了,(两手自然张开,上下摆动双臂做飞翔的动作)   我们真呀真高兴!(两手并拢,掌心相对,做笑脸的动作)   

3、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1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幼儿园小班春天来了教案3   春天,又称春季,是1年中的第1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幼儿园小朋友园小班春天来了的教案,我们来看看。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园小朋友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1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幼儿园小朋友随音乐1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2、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与幼儿园小朋友1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1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园小朋友11说出来,并讨论幼儿园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 教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园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1、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幼儿园小朋友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2、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幼儿园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3、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教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幼儿园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4、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园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园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   

2、幼儿园小朋友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幼儿园小朋友有序收书。   

4、游戏活动   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儿园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教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5、创造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园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   幼儿园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6、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园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3、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图形拼摆》含反思

作为1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图形拼摆》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分辨圆形、3角形和正方形3种不同的图形。   

2、能运用图形的特点进行组合拼摆。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形拼摆》挂图、《我认识的图形》游戏卡(见教具盒)。   ◎《图形拼摆》游戏卡、操作白板(见幼儿操作包)。   ◎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观察出示《我认识的图形》游戏卡,引导幼儿观察辨别。   教师:图形宝宝来做客,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游戏   

1、依次出示《图形拼摆》挂图(见教具盒),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拼摆。   教师:图形宝宝会变魔术,看看图形宝宝变出什么?   教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合的?图形大小1样吗?   教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合的?什么地方是圆形(3角形、正方形)?   圆形(3角形、正方形)有几个?   

2、出示《图形拼摆》游戏卡和操作白板(见幼儿操作包),引导幼儿进行拼摆、粘贴。   教师:这个魔术真神奇,1种图形、大小不同组合起来能变出好看的图案来,3种图形以不同的方法组合起来也能变出漂亮的图案!请你用图形宝宝试着摆1摆。   ☆展示   

1、请幼儿互相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1说,你变得是什么?用的是什么图形?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请小朋友把你的作品说给大家听听。    ◆活动建议   本活动是引导幼儿在学习运用图形的特点进行组合拼摆的过程中,加深巩固对正方形、圆形、3角形的认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在拼图之前,教师要先引导幼儿欣赏用不同图形拼成的画,在欣赏中既达到了辨识图形的`目的,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如依照范例进行模仿、在范例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创意进行变化,组合成新的图案。教师出示《图形拼摆》游戏卡时,要注意先出示同类图形拼摆图卡,引导幼儿感知1种图形可以根据大小进行组合拼摆;后出示不同图形组合拼贴图卡,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可以根据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进行组合拼摆。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根据幻灯片手段的可变性特点制作动画片,满足当前幼儿的学习需求。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和3角形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图形的特点,进行组合,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1开始,我展示事先拼好的作品请幼儿欣赏,并请幼儿说1说每个作品由哪些图形组合成的,还当场示范了小鱼,房子等图形的拼法。接着我请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手操作。但由于几何图形本身对孩子来说就属于抽象的东西,而且小班孩子的思维又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模仿老师的作品,只有少数孩子拼出了和老师不1样的东西。   从本次活动可以看出,孩子本身就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先请幼儿用同1形状进行拼摆组合,再过渡到两个图形,最后增加难度提升到用3个图形。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用几种图形进行操作。



4、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和御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1个、帽子1顶、袜子1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指5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5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2、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3、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1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4、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5、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重点:能够以1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小猫在哪里》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6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1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1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2、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着这些玩具,并用报纸遮好)猫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你们送来许许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带领幼儿说说玩具名称)。   

2、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让幼儿自由说说)   

3、桌子上面有什么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么玩具呢?(引导幼儿11说出物体的位置)   

4、同样形式,教师先后出示娃娃、小兔子、积木、小鸡等玩具,分别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反复练习: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3、请幼儿找1找,教室里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下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脊姿、积极地参与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水杯、球、玩具架1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藏猫猫”,引出主题。   (1)教师事先布置场景:1张桌子,桌上放1个玩具娃娃,桌下1个玩具娃娃,并用布盖住。   (2)请幼儿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儿猜测。)   (3)教师小结:1个娃娃藏在桌上,1个娃娃藏在桌下。   

2、通过游戏“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师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樱棚绝,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师幼共同检验结果。   

3、通过游戏“我会放玩具”,进1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师展示玩具架,和幼儿1同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师对幼儿的玩具摆放结果,进行检验。   

4、自由取玩具,学会区分上下。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1教师处,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5、感知活动室内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励幼儿发现活动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排队玩滑梯,引导幼儿说出谁在滑梯上面?谁在滑梯下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1、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1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   

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3、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

2、3次,小结,游戏结束。   

4、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1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1、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2、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1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3、操作活动: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1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1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1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4、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5、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的方位可以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完成学习内容,说出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引导生观察图,指出小兔,小熊所处的位置   1.引导幼儿用上下个说1句话   2.引导生观察树上树下各有什么动物?   引导生有树上`````树下练习对话   3.巩固新知说说图中的`小动物都在什么位置小鸟……..   小朋友…….   鸭子……   4.知识拓展,引导幼儿说话天上有…..   地上有….   5.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1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1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区角游戏中,观察到幼儿们在语言角交流:“洋洋,你帮我拿下小兔?”“小兔在哪里?”“在那里。”幼儿间简单的交谈我发现了幼儿们对于方位有些不清楚。于是,设计本次“认识上和下”的活动,《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丰富幼儿空间方位的辨识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体验寻找上下方位的乐趣。   2.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会使用上、下方位词。   3.能正确分辨上、下方位。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2.难点:能将从树上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从树下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森林的动物,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物质材料:餐桌,树,房子,各种食品,小动物。   3.环境创设:创设“森林音乐会”环境。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以收到邀请函的口吻邀请幼儿参加森林音乐会。   师:今天姜老师收到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上说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那我们1起去吧!(幼儿随老师1起从走廊上进入活动室。)好,请小朋友们找1只动物和它做朋友,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下来!(地上贴有小动物图标,幼儿席地而坐。)   

2、认识嘉宾,感知方位。   (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师:森林音乐会开始了,我们1起来欣赏音乐吧!(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随音乐1起来做动作。)   幼:“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边唱小羊叫声时,手部动作上咩咩,下咩咩,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2)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和下。   师:我们1起来看看都有谁来前来参加,瞧,树上有只猴子!看,树下有谁呀?   幼:树下有条毛毛虫。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棒!1下子就发现了,真棒!好,我们在来看看这边小鸟在哪里?   幼:小鸟在树上。   师:小兔又在哪里呢?。   师:小兔在树下。   (3)幼儿自由找寻小动物们所在的方位。   师:好!现在我们1起去找1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1起来听音乐会!请小朋友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哦!   幼:(幼儿自由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好!请找完小动物的小朋友们悄悄回来,舒服地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幼儿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3、欢送嘉宾,巩固方位。   (1)出示房子,分辨上、下方位。   师:小动物和我们1起听听音乐会有些累了,这里有间房子,这栋房子分有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房间。请将在树上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请将在树下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幼:(幼儿送小动物到房间里休息。)   (2)师幼共检验。   师:好!我们1起来看看在楼上房间里休息的有:小鸟、小猴、猫头鹰......在楼下房间里休息的有:小兔、小狗、小熊、毛毛虫......你们大家同意吗?   幼:同意!(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4、美味餐点,巩固方位。   (1)幼儿观察餐桌的上面和下面的物品,再次巩固上和下。   师:听完好听的音乐会,肚子是不是有些饿了?看看餐桌上有什么?   幼:蛋糕、水果、饼干......   师:蛋糕在哪里?(教师从桌子上将蛋糕拿起来给幼儿看看后立刻放回桌子上,用动作提示幼儿。)   幼:蛋糕在桌子上。   师:哦,桌子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那桌子下有什么?(桌子下有椅子。)好,我们1起坐下来品尝美味的餐点吧!   

5、分享交流,结束部分。   师:吃完好吃的,我们1起到外面看看还有谁也来参加吧!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智力游戏“动物躲猫猫”。   2.园外延伸:亲子活动,在家练习上下方位。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依靠行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森林音乐会”情景,让幼儿们在1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幼儿们首先从听音乐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然后找寻小动物认识上和下,再到送小动物去房间休息巩固上和下,最后品尝餐点经验提升等循序渐进认识方位,在整个过程中用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也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1致,真正做到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去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并会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   感知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图1幅、桌子1张、床单1张。   

2、图片: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看谁最快。让幼儿初步感知上下。   师:今天我带来了1个好玩的游戏,他的名字叫做看谁最快: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椅子下,小手放在小脚下,小手放在小腿上。   (2)用“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学会用上下方位词,表达物体的上下关系。   

1、师:看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高兴,有几个动物朋友也想来跟我们小朋友玩儿游戏,看看都有谁来了?(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   

2、师:他们今天给我们带来了1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捉迷藏”。它们要把自己藏起来,让小朋友们找1找到它们都藏在在哪里了!   

3、师:游戏开始了。我们1起数5下:1…3…5。(教师揭开桌面上的布),引导幼儿说出动物们分别藏到了哪里?   

4、教师小结:小猴、小鸟藏到了桌子上面,小兔和小狗藏到了桌子下面。   (3)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师:现在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要回家了,我们要跟他们说什么?(再见)哎呀!糟糕!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出示大树背景图),怎么办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师:小猴子它住在什么哪里呀?(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小兔子呢?(树下面)谁来把她们送回来呀?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家?(小狗和小鸟)她们的家住在哪里呢?(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   

4、师小结:小猴子住在树上面,小兔住在树下面,可是有小鸟和小狗还没找到家,小朋友还帮助小鸟和小狗找到家好吗?   (4)操作:送小狗和小鸟回家。   

1、教师发放操作纸,幼儿操作。   

2、师:小鸟的家也在树上面,小狗的家住在树下面。你们真棒,都是爱帮助别人的人,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家。小动物让我谢谢你们,还叫我带了礼物给你们。(奖励幼儿贴纸)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9   

1、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上下》是学前班中班数学课本的1个内容,只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对上下的空间方位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1空间方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生日快乐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贴图、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画有柜子的A4纸、水果贴纸)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的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1特点,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游戏、操作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方位。   

5、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受上下空间方位;   难点:能清楚的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境导入:给大树爷爷过生日;   教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相继出示老鹰、小兔、小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鹰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1)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观察课件,比较小动物的位置,用语言准确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鹰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儿注意,引出活动主题;   (2)引导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说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师播放歌曲、与幼儿1起唱生日歌,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   (2)认识上、下   

1、观察课件,准确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儿观察,说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运用实物,以具体的形象向幼儿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儿理解。   (3)游戏: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4)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2、指名让幼儿上台汇报,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   

1、幼儿摆放实物,把大树爷爷的生日礼物放到柜子里;   

2、个别幼儿到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1说自己把这些礼物分别放在什么地方。加强、巩固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10   第1课时   认识上下   学习内容:   学习教科书第9页,认识上、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辩别空间方位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方向上、下以及谁在谁上,谁在谁下的方向。   学习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设计思路:   首先对话引出课题,再通过课件体会主题图上下的含义,并理解以谁为准的上下关系。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1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和我门做个小游戏。对话:   “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1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2.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上下含义,并理解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的上下含义。   

3、活动   1.拍手游戏。   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1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4.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1下。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2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上下的理解并找出生活中的上下例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巩固练习;   完成“做1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把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教师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5、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6、板书:。



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   作为1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1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

1、

2、3的花朵两张;——

1、

2、

3、的点卡片各1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1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1个。   活动过程:   

1、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1起来数1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1样多的?请小朋友把1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1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1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1起来做1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1张点卡去找和它1样多的花做朋友。   

2、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1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1样多的花朵放在1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



6、幼儿园小班认识春天教案

作为1名教师,常常要写1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认识春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认识春天教案1    设计背景:   

1、幼儿年龄较小,观察事物时集中时间较短,认识事物直观现象较单1。   

2、由于幼儿想象能力较差,通过直观学习认识更多的关于春天的新事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通过学习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指导幼儿认识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春天挂图。   

2、关于春天的有关儿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儿歌《老师老师我爱你》。   

2、儿歌《公共汽车好》。   

2、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让幼儿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中“都有什么?”引入课题。   

2、师讲解图中内容,让幼儿理解。   

3、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试讲图中内容,幼儿讲的不准确的地方,师给予补充。   

4、请幼儿集体讲解图中内容。   

5、师朗诵关于春天的儿歌。让幼儿学习并感受春天的特点。   

6、带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春天的特征,并给与予适当引导,让幼儿更深刻体会。   

7、唱着春天的歌曲走回教室。   

3、结束部分   师总结春天的的特征,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   

4、延伸部分   让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寻找春天。   教学反思:   现在正是绿意盎然的春天,所以我特意把认识春天这节课在这个季节学习有助于幼儿更直观的认识春天,理解春天,生活中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我先以图导入,让幼儿在图中寻找春天,对春天有个基本的认识,接着让幼儿学习1首关于春天的儿歌,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最后带幼儿走出教室,把图中及儿歌中的春天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理解春天。拓展内容让幼儿观察课堂中没有讲到和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让幼儿全面理解春天。   本节课中,大多数幼儿兴趣浓厚,对春天认识的比较全面,并能表达清楚。但个别幼儿不善于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幼儿对春天认识不够全面。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多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4季中的第1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月~5月定为春季,而南半球则是公历9月下旬~12月下旬定为春季。 幼儿园小班认识春天教案2    活动1:儿歌“春芽”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1套    教学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附儿歌:   春芽春芽起床,揭开小窗,伸出小手,要摸太阳。    活动2:歌曲“春雨沙沙” 教学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教学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教学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效果分析 :   孩子们虽然对春天这个季节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通过观察实物芽芽以及观察图片,能大胆说出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张文豪小朋友在看到种子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芽的图片时,幼稚地大声叫着:“种子冒尖了!”还有的孩子在讨论种子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时说出像小虫子、象枣核、象小兔的耳朵。在到室外寻找植物发生的`变化时,由于是初春,很少能发现植物的变化,但细心的孩子还是通过拨拉草坪上的枯草发现了刚刚露出点点绿意的小芽芽。有的孩子在泥土中发现了昆虫,经及时教育,孩子们了解了春天气温逐渐上升,各种昆虫都会相继出来活动。在进行完活动1的第3天早晨,第1场春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由于初春的寒意,小班幼儿体质又差,我们马上组织孩子在室内隔着门、窗进行观察、倾听,利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争着抢着往前挤,伸手用手接,还有的说:“春雨落到地上,地上起了水泡呢。”我们紧接着进行第2个活动。有了认识春芽和观察春雨的基础,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很轻松就学会了歌曲。有的孩子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自己主动用动作表现出了歌词种子发芽部分的内容。孩子们都能够用声音、手势和动作表现出春雨的沙沙声和种子说话的弱的声音。通过这两个活动,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认识春天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1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小朋友随音乐1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2、感知理解活动   

1、幼师与小朋友1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1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小朋友11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1、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2、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3、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4、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4、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体验活动   

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   

2、小朋友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   

4、游戏活动   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5、创造活动   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6、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反思:   1.结合本班年龄的特点,只是初步了解季节中的春天,本来在幼儿头脑中还是很模糊,以后还要根据每个季节讲述每个季节的详细特征而进行比较。   2.对季节的知识还要扩展到很多方面的知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