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红萝卜和绿青菜?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1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1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1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1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1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2.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1口,啊呜!(取走大饼1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3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3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3角形)   和原来的那个牙印1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1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1口,啊呜!(取走1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3瓣嘴、门牙)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1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1口,啊呜(取走大饼1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1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3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1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1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1口,(取走大饼1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1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1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1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1口是小小的3角形,小兔的是3瓣嘴,狐狸咬了1个大3角,鳄鱼咬掉了1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1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1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1边嚼着大饼1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1只糊涂的小猪呀!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1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1块饼干,仔细看1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4、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5、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1起做饼干呢!   饼干做好了吗?我们1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红萝卜和绿青菜?



2、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红萝卜和绿青菜?

活动有1环节设计过难,让幼儿根据儿歌创作动作。这个对于小班的朋友是很难的,比如说红萝卜叫小班的幼儿做动作。接下去的活动中把这1环节去掉,并适当降低难度。 加油!再接再厉。 儿歌:红萝卜绿青菜 红萝卜,绿青菜。 红红绿绿真可爱。 吃萝卜,吃青菜。 健健康康人人爱。

幼儿园小班绘本美术教案西红柿女孩



3、幼儿园小班绘本美术教案西红柿女孩

活动目标:

1、害羞,是1种很常见的心理特征。有效的调节策略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害羞心理。

2、让我们1起,理解害羞、学会倾听、换位思考、表达尊重。活动准备:ppt课件、纸、记号笔、绘本《西红柿女孩》活动环节: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围绕“害羞”进行讨论:你害羞过吗?遇到什么事会害羞?

2、害羞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怎么想?怎么做)

2、现场采访,尝试记录

1、小朋友会害羞,你觉得大人会害羞吗?(爸爸妈妈老师)

2、鼓励幼儿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师交流,询问她们是否有害羞的时候,并尝试记录。

3、交流:大人们会害羞吗?什么时候会害羞?

4、介绍调查结果:——共同交流,调查的人害羞什么?第1个老师害羞怕什么,第2个老师又害羞什么...展开活动目标:

1、害羞,是1种很常见的心理特征。有效的调节策略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害羞心理。

2、让我们1起,理解害羞、学会倾听、换位思考、表达尊重。活动准备:ppt课件、纸、记号笔、绘本《西红柿女孩》活动环节: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围绕“害羞”进行讨论:你害羞过吗?遇到什么事会害羞?

2、害羞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怎么想?怎么做)

2、现场采访,尝试记录

1、小朋友会害羞,你觉得大人会害羞吗?(爸爸妈妈老师)

2、鼓励幼儿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师交流,询问她们是否有害羞的时候,并尝试记录。

3、交流:大人们会害羞吗?什么时候会害羞?

4、介绍调查结果:——共同交流,调查的人害羞什么?第1个老师害羞怕什么,第2个老师又害羞什么——你害羞的时候会怎么样?幼儿:脸红、躲藏、撒娇

3、寻找解决害羞的方法

1、害羞的时候,有些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勇敢1些,让害羞变的很小很小?(你会有什么好办法)?

2、观察课件,帮助幼儿归纳与梳理.收起。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4、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1失望1惊喜”的情感变化。下面是我分享的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范文1   《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1失望1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绘本PPT《谁的脚印》   【活动过程】   

1、引题   小朋友看,这是谁?小姑娘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1个脚印,来看看这个脚印长什么样?   

2、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1)小姑娘寻找脚印主人   

1、小姑娘在房间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她会怎么想呢?   小结:小姑娘发现奇怪的脚印觉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准备去找1找看1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小姑娘遇到小猫   幼儿猜测是不是小猫的脚印,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脚印像什么。   小结:原来房间里的脚印不是小猫的,小猫的脚印是圆圆的。   

3、小姑娘遇到小鸟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小鸟的脚印像什么。(小结:是的,小鸟的脚印像XX1样尖尖的细细的。)   那房间的脚印是小鸟的吗?(不是)   小姑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1说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集体学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猜测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脚印的样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脚印是又宽又大的,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大象的。   (2)小姑娘的找到脚印的主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请个别幼儿模仿小姑娘的动作。)   

2、幼儿想象、表达小姑娘开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结:原来小姑娘房间的地板上的脚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变得非常开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着小狗在开心的大笑呢!   

3、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师:小朋友记得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4、结束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谁的脚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1起分享这本书。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范文2   《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卵、小毛毛虫、大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阅读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观看图书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本图书,让我们1起来看看,是什么书”   师:在这里有1只毛毛虫,它讲的是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我们1起来念1念。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在封面上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名字。   

2、出示第1—10幅图,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1幅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这是1个晚上,在这片树叶上有什么?你觉得这白白的小东西是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教师顺着幼儿的观察朗诵:月光下,1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第2幅图:   师直接介绍:星期天的早上,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波”1声,1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是怎样的呢?谁来变给大家看1看?(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又小又饿)   师:“毛毛饿极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   第3幅图:   师:“它要去找1些东西来吃。”“你们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猜测)   第4幅图:   师:“她它到底会找什么吃呢?让我们1起来看1看。”   师继续分享4—8幅图:   星期1,他吃了1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2,它吃了两个黎。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3,它吃了3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4,它吃了4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5,它吃了5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6,它吃了1块巧克力蛋糕、1个冰欺淋甜筒、1个腌黄瓜、1块奶酪、1截火腿、1根棒棒塘、1块樱桃派、1条香肠、1个纸杯蛋糕和1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师:“毛毛虫去找了好吃的,星期1,它吃了什么?吃了几个”教师意义提问,强调序数与数量的对应。用同样方法提问星期2至星期6的食物。   师:“1下子吃那么多东西,毛毛虫会怎样?”(请幼儿表现好痛)   观察第9—10幅图:   师:毛毛虫会不会好起来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哦!   师:“第2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1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1条小毛毛虫了。它是1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毛毛吃了又嫩又绿的叶子之后,肚子变得怎样了?身体又变得怎样了?”   师:“你们舒服的时候是怎样的?”(请幼儿表现)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剩下的部分。   师::它给自己造的房子叫什么?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3、游戏结束活动。   

1、出示卵变蝴蝶的过程请幼儿操作。   

2、1起学1学这个过程。   

3、变蝴蝶飞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范文3   鼠小弟荡秋千   【活动目标】   

1、能够了解、想象故事剧情的发展,学会欣赏绘本。   

2、学习句式“我也要荡秋千”“你太重了,荡不了”。   

3、能够懂得与伙伴和睦相处,1起分享玩具的道理。   【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绘本内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1本很好看的绘本。   提问: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猜猜鼠小弟想干什么?   

2、分段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含义,学说句式。   

1、第1副图:   (1)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提问:大象想干嘛?   (2)引出句式:我也要荡秋千。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提问:那么小鸟会让它荡秋千吗?为什么?   引出句式:你太重了,荡不了。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   

2、第2幅图:   (1)观察画面:   提问:谁来了?它想干嘛呢?   (2)请幼儿和老师1起说句式。   

3、第3幅图:   (1)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提问:猜猜接下来会是谁来了?是谁啊?   (2)请幼儿说句式。   提问:小鸟会给鼠小弟玩吗?为什么?   

4、第4幅图:   (1)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   提问:这老猫看起来怎么样?谁来学1学它的样子。它那么凶想干嘛呢?   (2)引出句式:   提问:它想玩,但是它会说那句好听的话吗?猜猜它会怎么说?   

5、第5幅图:   提问:正在老猫玩得开心的时候,秋千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   之前的3位动物朋友是因为太重了所以没有玩到秋千,后来来了鼠小弟和老猫,它们都不重,都玩到了秋千,但是老猫却被重重的摔了下来。因为它太凶了。   

3、透过绘本,悟出道理。   提问:在这个绘本里,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总结:以后我们小朋友都想玩同1件玩具,1定要好好说话交流,和睦相处,这样才玩的开心。   附:宝宝安全儿歌(关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卫生安全的儿歌)宝宝应该从小就懂得各种安全常识,比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吃饭前应该洗手、走路要小心不要拌倒等等。下面这首儿歌就从各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入手,教育宝宝要时刻注意安全。   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1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风扬尘,护眼睛,尘埃进入需冷静,轻柔慢擦手洗净,情况严重找医生。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1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5、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作为1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2.毛绒玩具:小兔子、小松鼠、小鸭子、小象、梅花鹿; 3.表演道具:兔子的长耳朵、小鸭了黄脚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长鼻子、梅花鹿的角;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1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名字叫什么?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1起玩吧! 2.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追问幼儿:哪个是小兔?小象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外形)(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1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1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1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4.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操作PPT,讲述故事。 (3)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分配角色,其余幼儿做小狐狸,边找边讲述: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1定能找到。都躲到哪里去了呢?石头后面有对长长的耳朵,找到了,小兔躲在石头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大树后面有条花花的尾巴,找到了,松鼠躲在大树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花丛中有两只黄色的小脚丫,找到了,小鸭子躲在花丛中。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小草后面有个长长的鼻子,找到了,小象躲在小草后面。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躲到哪里去了呢?没找到。 6.出示绘本,引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教师:《藏在哪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在这本书宝宝里面,我们1起回教室和同伴们分享吧!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2 活动准备 打针情景。 绘本《我好害怕》。 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活动目标 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活动过程

1、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圆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来,双手握得紧紧的。到底怎么了?(不高兴、生气、害怕)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1起来看看。 原来是遇见了1只凶恶的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2、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1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1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1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不舒服) 我们来做做害怕时的样子。 原来害怕时我们会全身发抖、缩成1团;还会闭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这些厉害的动物。(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你害怕的是什么?(刀) 为什么?(因为它会把人割伤的) 总:原来还有1些小朋友害怕刀、刺、电等这类东西。(老师边说边揭示第2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为什么?(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总: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出示展板第3部分)我们来看看他害怕什么?(打针) 为什么?(打针很疼) 哦,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怕疼,害怕打针。(揭示展板第4部分。)第1幼儿教育儿童网 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害怕,害怕是种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害怕的时候我们会哭、会躲起来。你喜欢这种感觉吗?(不喜欢)

3、讨论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结合展板,讨论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 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来、找妈妈……) 总: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就不怕这些凶猛的动物了。(将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脸) 电、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1不小心就会受伤,那该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电和火、请爸爸妈妈帮忙) 总:你们真会动脑筋,这样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怕了。(翻转笑脸) 听到可怕的声音怎么办?(捂耳朵、放音乐、让妈妈抱) 总:原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分散注意,战胜这些可怕的声音。(翻转笑脸)

2、情景表演,积极面对害怕。 打针你们怕吗? 打针可以治疗疾病;打预防针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棒棒的,能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打针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针的时候不看,躲在妈妈怀里……)(找1个勇敢的孩子来说1说:你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们1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袖子卷1卷、手臂弯1弯、脑袋歪1歪,告诉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们真勇敢!翻转表情)让幼儿大声地说出来:打针我不怕! 小结: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说出来告诉别人,或者做1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这样害怕就会变少。但有的害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也就不怕了,就像打针1样。

2、生活应用,克服害怕 今天来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客人老师,刚才进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呢,有点害怕吧?那现在,你还害怕吗?那让我们大声地去跟客人老师打打招呼,去抱抱她们,好吗? 能与同伴及教师讨论分享自己的害怕体验,知道“害怕是每1个人都有的情绪”。 2.乐于积极寻找调控自己害怕情绪的多种方法。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以及害怕时应该怎么做。 2.知道害怕有时也会保护自己,了解缓解害怕情绪的方法。 3.初步积累情绪表达与调控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3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所看见的东西,并进行大胆地猜测,体验故事中从危险到脱险的情节。

2、感受绘本中袋鼠的大口袋的神奇之处。 活动准备: 《大口袋》绘本、幻灯片、音乐磁带、手偶小白兔。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教师手插口袋来到幼儿面前)小朋友们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手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啊?(请幼儿说)哇,老师的口袋本领可真大啊?能把老师的手变得不见了,但是今天老师请来的客人啊,它胸前的大口袋本领还要大,你们猜猜他是谁?(袋鼠)今天老师就把袋鼠给请来了。 出示多媒体1:袋鼠妈妈有1只大口袋,大口袋里住着谁啊?(小袋鼠)教师小结: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里面住着小袋鼠,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快乐地游玩。 (放出风的声音)听,什么声音?这声音可怕吗?为什么会有这个可怕的声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出示多媒体2)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说说)教师小结:大灰狼要抓小白兔,小白兔吓得拼命跑。 大灰狼追啊追,追啊追,碰到了谁啊?(出示多媒体3)大灰狼会对袋鼠妈妈说什么?袋鼠妈妈又会对大灰狼说什么呢?(请幼儿说说)教师小结:大灰狼遇到袋鼠妈妈,可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只有小袋鼠。 (出示多媒体4)大灰狼有没有找到小白兔啊?他在想:咦,小白兔躲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知道吗?(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哇,袋鼠妈妈的口袋好神奇哦,还能帮小兔子脱险呢。 (出示多媒体5)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干什么呀?(在开心地唱啊跳啊)教师小结: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1起开心地玩起来。 你们想知道这本好看的书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大口袋》现在我们1起再来看1遍这本好看的书。(教师完整讲述故事1遍)。 让我们也像小白兔和小袋鼠1样开心的跳舞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