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蒙氏数学小班上册教案

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1、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小班下学期《比多少》 《比多少》 ----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 龙华中英文实验幼儿园 饶婷 活动 设计 蒙氏数学 《比多少》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重难点

1、会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2、知道用减增的方法变成1样多。 创新意图

1、学具不复杂,很好的利用了身边的物品做为教学具。

2、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游戏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游戏适合小班年龄,小朋友都爱玩。

3、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程序也有变动,没有按照蒙氏课程的路线走,例用线上活动进行游戏巧妙的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这是1节小班下学期的课程,主要亮点是孩子可以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多1些,少1些,1样多的含义,通过游戏教学喜欢蒙氏活动,学会探索。 活动 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多1些,少1些,1样多的含义 2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1样多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 准备

1、教具准备:椅子、音乐、小红花、录音机。

2、学具准备: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水彩笔。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 动 过 程

1、预备活动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多与少1样多) 师幼互相问好。 游戏名称“快乐转转转”。规则:音乐开始所有小朋友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STOP”小朋友要赶紧找1张椅子坐下。(椅子摆在蒙氏线里面,摆成1个圆圈)

1、椅子比幼儿少3张,音乐起所有的小朋友双手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所有的小朋友赶快找1张椅子坐下,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坐到椅子了?(因为小朋友多椅子少)

2、椅子比幼儿多2张,音乐开始小朋友们继续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赶紧找椅子坐下,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椅子没人坐了?(因为椅子比小朋友多)

3、椅子跟幼儿1样多,进行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有没有多椅子?幼儿回答没有,教师接着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多?没有,(椅子和小朋友1样多)

2、 操作活动

1、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师: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现在老师请1些表现很好的小朋友上来,给他们奖小红花,(8个小朋友上来)花10朵。 请下面所有的小朋友1起帮老师发小红花,1个人给1朵小红花请幼儿回答红花多还是小朋友多?(红花)

2、启发幼儿说出红花比小朋友多两朵。 师:请小朋友想1想,怎样才能使?小朋友和小红花1样多了? (添2个小朋友或减少两朵红花。请小朋友们回到位置上。)

3、比较教室里的物品谁多谁少? 请幼儿比1比班里的男孩和女孩,电灯和电扇,等,谁多谁少?怎么样又能让他们变成1样多了?

3、 分组活动 第1组:操作“学具小星星”比较各种星星的多少。(大星星8个,小星星7个) 第2组:两名幼儿1组,比较谁红花栏里红花多? 第3组:比较教室里的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哪种多哪种少?(红色雪花片6片,白色雪花片5片用两个栏子放好,每个幼儿人手1份)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分组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在校活 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的活动。

2、交换操作分组学具 在家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物品的多少。 教学 资源 《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收学具儿歌》 小学具,要回家,谁最快,喜欢它!12345,我来数1数,54321,有没有到齐?家门要认准,认准你才进! 建议:

1、操作活动中缺少集体操作的环节,最好是有同1个要求,全体幼儿同步来做。比如:利用学具小星星来感知多少和比较多少。如:教师给每个小朋友5颗红星星,3颗黄星星,请幼儿观察探索,哪种颜色的星星多。

2、分组活动应体现照顾孩子的个体差异,投放的材料应该有层次。最好是有实物组,学具组和纸面材料组3个层次。

蒙氏数学小班上册教案



2、蒙氏数学小班上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蒙氏数学小班上册教案 【篇1:幼儿园蒙氏数学教案】 篇1:第2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 2012学年第2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1—2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2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3-5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2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6-7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2012学年第2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8周日活动记录 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 篇2:中班蒙氏数学 中班蒙氏数学:数的守恒(5以内) 活动目标: 1能不受实物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初步感知5以内等量物体的数量守恒。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3.养成做事细心、专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5辆玩具汽车。2学具准备:“吹泡泡”;塑料拼花1筐;白纸、铅笔。3.《操作册》第4册第25-26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12345。幼儿1边念儿歌(儿歌附后)1边走线。儿歌念完,幼儿要快速地找到4个同伴,5人1组,摆出各种造型,教师扮演猎人,检查每组幼儿人数是否为5个,找错的或找不到5个的则要在圈中跳5下,或学小动物叫5声,原地转5圈等。 2.集体活动。

1、感知5以内等量物品数量的守恒。3.4.。

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3、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蒙氏教学《按规律排序》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将物品安颜色、数量等特点进行分类。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丽珠”。

2、学具准备: 几种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丽珠”和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线。 线上游戏:5只猴子荡秋千。

2、操作探索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先将“彩色粒珠”按颜色分类,再按规律自由组合颜色和数量进行排 列,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3、分组活动: 第1组:做小小设计师。在长条纸上用彩笔设计花边,启发幼儿用小花、蝴蝶、太阳、鱼等各种图案交替重复的装饰花边。 第2组:“穿项链”。用长绳将彩珠穿成项链,看谁穿得最漂亮,巩固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来穿珠。 第3组:“做彩环”。将长条纸两头粘成圈,按交替重复的规律1环套1环。 第4组:做《操作册》上的练习,根据前后的排序规律,将中间空的地方填上正确答案或根据规律涂色。 教师重点指导第1组,鼓励幼儿交换多种方式排序。

4、交流总结,收拾教具。 教师选出设计新颖的花边、彩环及项链让幼儿欣赏评价,帮助幼儿收拾教具。 就这样,通过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的游戏过程,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由开始较为定势的思维方式发展到大胆想象、创新,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幼儿不断探寻解决问题、开展新游戏的方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4、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蒙氏教学《按规律排序》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将物品安颜色、数量等特点进行分类。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丽珠”。

2、学具准备:几种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丽珠”和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线。 线上游戏:5只猴子荡秋千。

2、操作探索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先将“彩色粒珠”按颜色分类,再按规律自由组合颜色和数量进行排列,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3、分组活动: 第1组:做小小设计师。在长条纸上用彩笔设计花边,启发幼儿用小花、蝴蝶、太阳、鱼等各种图案交替重复的装饰花边。 第2组:“穿项链”。用长绳将彩珠穿成项链,看谁穿得最漂亮,巩固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来穿珠。 第3组:“做彩环”。将长条纸两头粘成圈,按交替重复的规律1环套1环。 第4组:做《操作册》上的练习,根据前后的排序规律,将中间空的地方填上正确答案或根据规律涂色。 教师重点指导第1组,鼓励幼儿交换多种方式排序。

4、交流总结,收拾教具。 教师选出设计新颖的花边、彩环及项链让幼儿欣赏评价,帮助幼儿收拾教具。 就这样,通过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的游戏过程,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由开始较为定势的思维方式发展到大胆想象、创新,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幼儿不断探寻解决问题、开展新游戏的方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5、请问有没小班上学期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蒙氏教学《按规律排序》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将物品安颜色、数量等特点进行分类。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丽珠”。

2、学具准备:几种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丽珠”和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线。 线上游戏:5只猴子荡秋千。

2、操作探索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先将“彩色粒珠”按颜色分类,再按规律自由组合颜色和数量进行排列,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3、分组活动: 第1组:做小小设计师。在长条纸上用彩笔设计花边,启发幼儿用小花、蝴蝶、太阳、鱼等各种图案交替重复的装饰花边。 第2组:“穿项链”。用长绳将彩珠穿成项链,看谁穿得最漂亮,巩固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来穿珠。 第3组:“做彩环”。将长条纸两头粘成圈,按交替重复的规律1环套1环。 第4组:做《操作册》上的练习,根据前后的排序规律,将中间空的地方填上正确答案或根据规律涂色。 教师重点指导第1组,鼓励幼儿交换多种方式排序。

4、交流总结,收拾教具。 教师选出设计新颖的花边、彩环及项链让幼儿欣赏评价,帮助幼儿收拾教具。 就这样,通过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的游戏过程,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由开始较为定势的思维方式发展到大胆想象、创新,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幼儿不断探寻解决问题、开展新游戏的方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