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同课异构教案美术房子大观,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同课异构教案美术房子大观



1、幼儿园大班同课异构教案美术房子大观

社会生活:

1、使幼儿知道各种房子的名称,了解房子和人们的关系。

2、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体会建筑工人工作的辛苦。

3、通过参观,了解房子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幼儿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 身体运动:

1、在体育游戏中体现小动物房子的特征。

2、能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语言交流:

1、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房子。

2、尝试在猜谜活动中了解各种房子的特点,并体验与同伴猜谜的乐趣。

3、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生活,热爱多元文化的情感。 科学探究:

1、能感知物体的轻与重。

2、能辨认物体的轮廓,手眼协调的按物数数。 艺术表现:

1、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名民居的外形特征及特有的文化内涵。

2、感受不同风情的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并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民居的外形特征和装饰特点。

3、能欣赏江南名曲,感受旋律舒缓、柔美的特点。

4、通过欣赏民居邮票,让幼儿了解各种民居的风格及色调,感受民居邮票的美。 家长参与:

1、请家长收集资料: (1)图文资料:自己家房子是内外的照片,各种民居的照片、画报、挂历、明信片、邮票;旅游景点的门票、照片 (2)废旧材料:各种大小型的纸箱、纸盒。 (3)影像资料:电视售房广告短篇、录像等。

2、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房子。

3、请家长与幼儿1起关注少数民族的房子、江南水乡的民居、云南民居等各种有特色的房子,利用在家时间,做做、聊聊有关房子的手工、谜语、传说。 环境创设:

1、创设型欣赏角,展示各种亲子制作的立体房子。

2、走廊布置“漂亮的民居“环境,用各种民居的照片、画报、挂历、明信片、加以布置。

3、活动室内布置“我家的房子”环境,张贴幼儿在农村拍摄的1系列生活照片。

4、将活动室内的窗户布置成具有飞檐翘角的江南民居造型,营造民居氛围。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2、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美丽的家乡》是围绕孩子生长的地方——官林而展开的1个美术活动。官林是孩子最初认识的1个家乡,活动1开始我就带领孩子1起领略家乡的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同时注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 拓印是美术活动中的1种形式。即利用实物拓印出的肌理来表现简单的艺术形象,简单的实物拓印能迅速将孩子们带入1个奇妙的世界,再进行具有创作意图的拓印画。如:利用两片树叶创作1只展翅飞舞的蝴蝶,再配以小草、小花等即成为1幅完整的创作画。这样幼儿在有生活感受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够自觉,主动的快乐学习。

2、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能说出家乡的1些标志性的建筑,感受到家乡的伟大和美丽,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设计了2个目标: 1 、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尝试用拓印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丽。

2、能大胆用色,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 说重点: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步骤,能大胆的用色。 说难点:选择合适的白纸拓印,并且能合作完成拓印。

3、说准备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大班美术美丽的房子教案



3、大班美术美丽的房子教案

1 教案1:《美丽的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1些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图片,让孩子学会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学习运用各种图形通过拼接设计出各色的房屋建筑蓝图。运用线描的方法在房屋上添加上各种花纹,花纹要多而密。

3、通过相互合作使每1组房子都能相互连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特色建筑图片,长纸3大张,幼儿用的粗细记号笔各1支,水粉颜料各种。废纸若干。幼儿常用到的线的组合图。 教学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

1、你到过什么城市去玩?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幼儿自由说) 老师小结:每个城市的建筑是不1样的,都有自己的特色。

2、今天我带来了1些城市建筑的图片,请你们来欣赏1下。老师有个要求,(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要看这些房子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将房屋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共同欣赏特色建筑图片。

1、老师有意识的引导观看。

2、问:你最喜欢那些房子?它是什么形状组成的?房屋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幼儿说的时候,老师可适当的即时画出1些范样供幼儿欣赏。 老师小结:设计师真了不起,我们的家乡丹阳也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筑,你平时留心看过吗?

3、我们来为丹阳设计出美丽的房子好吗?

3、让幼儿复习线描画的特点。

1、老师设计的房子美吗?怎样让它更美?(用线条装饰) 用各种线装饰的画叫什么画?(线描画)

2、你平时都用过什么线装饰的?(幼儿说,老师出示范样)

3、请你来设计房子,并用线条装饰会吗?

4、幼儿创作,老师指导。

1、我们今天用的纸和平时有些不1样,我们今天也来做大设计师,在大纸上画画,你们可以4个小朋友1组合作,将自己设计的房子相互连接起来,行吗?

2、幼儿创作,提醒幼儿要仔细,认真。

5、欣赏幼儿作品。

1、相互介绍,欣赏。

2、我们设计的房子这么美,怎么来庆祝呢?你们看到平时人家房子起好了是怎么庆祝的?

3、学习用纸团粘上水分颜料,在房子上的天空中拓印上彩色的烟花。 2 教案2:美丽的房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知道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教导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拼贴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各种图形的蜡光纸若干。胶水、白纸人手1份。各种不同楼房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 ——有的房子是1排排的;矮矮的;房顶都是3角形的等特征。 ——有的房子前后、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顶的形状也不1样。是高楼大厦等。

2、教师出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提问:谁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你认为最漂亮的房子。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 3 、教师请幼儿上来拼贴,并说说自己拼了1间什么房子。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时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让幼儿把作品贴在后面的墙上,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邀请家长1起来欣赏,相互交流。 12。

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



4、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

作为1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1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运用撕贴、粘捏等方法为自己的“小房子”制作心中美丽的环境。   2.进1步培养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橡皮泥、海报纸、手工纸等。   2.幼儿已有捏和撕的简单技能准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说说你带来的小房子。   师:孩子们,今天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小房子。   师:你们的房子真漂亮,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谁来介绍1下自己的小房子?   幼:我的房子是牛奶盒制作的。   师:废旧材料制作的小房子真有创意。   幼:我的小房子是别墅哦!   师:颜色搭配的真漂亮。   2.出示老师的小房子导入。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1座小房子,你们看(展示1圈)。老师的小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老师你的房子真可爱   师:我的小房子看上去怎么样?   幼:看上去很开心!   

2、基本部分   1.小房子为什么会开心?   师:瞧!这就是小房子生活的地方,每天看着太阳上山、黄昏看着太阳落山,1天1天又1天。现在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春、夏、秋、冬)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通过颜色。   师:春夏秋冬、1年4季,小房子生活在这样1个美丽的山岗上,所以很开心。   2.通过PPT的场景画面感受小房子的不开心。   师:就这样1年又1年过去了,有1天小房子怎么了?(不开心)发生了什么?   幼:不开心,农田少了、多了好多车。   师:往日的农田越来越少,弯弯的小道上1辆又1辆各种各样的车开来开去,你们看现在的画面看上去怎么样?   幼:黑乎乎、看不清阳光。   师:现在的小房子心情怎么样?   幼:不开心。   师:小房子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小房子为什么不开心?人们将小房子搬到哪里?   幼:太空、海底世界、公园等等。   3.讨论:小房子会搬到那里去?   师:如果小房子来到你们的家乡美丽的东台,你会将小房子搬到哪呢?为什么?   幼:黄海森林公园、港口海边、果园   师:为什么呢?   幼:公园有大树还有鲜花、我喜欢海边所以在港口等等。   师:那今天就以你们讨论的果园、港口还有森林公园为主体去设计美丽新家园。瞧!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材料。   

3、让幼儿通过捏、撕等方法为小房子创设美丽新家园。   1.材料介绍:橡皮泥、海报纸、手工纸、小树枝、硬纸板等。   师:这是我们常玩的橡皮泥,你会用橡皮泥做什么呢?   幼:做各种小动物、还可以捏漂亮的小花。   师:这是什么?   幼:小树枝。   师:小树枝用来干什么?   幼:我们可以用小树枝来做辅助制作不同的果树。   师:除了制作不同果树,我们还可以用折断的小树枝做其它小动物呢,瞧!   师:这些是什么?   幼:花花绿绿的手工纸、海报纸。   师:我们会用这些纸做些什么呢?瞧好了,我的小手是画笔、心里想着、手里撕,撕呀撕呀撕呀撕。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这是什么?   幼:手拉手的小人。   师:那你们想用这些纸做些什么呢?   幼:栅栏、小朋友、房子、大树等等。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师:孩子们,那请你们5个人1组分成3组,按你们刚才自己讨论的想法通过合作去为小房子设计像黄海森林公园、弶港港口还有果园1样的美丽新家园吧!记住,当听到小鸟呼唤声音的时候就要整理作品了,当听到海浪声音的时候就要完成作品,听明白了吗?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教师1边指导、1边发现创作有想法的孩子,通过1体机上传作品和现场互动。   4.通过1体机进行现场作品展示。   师:你们看,我们的作品已经上传到电脑上了,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来欣赏1下我们为小房子创作的美丽新家园。   

4、结束活动   师:故事里的小房子到底被人们搬到哪里去了呢?老师要介绍这本绘本——《小房子》,让我们到书里去寻找故事的答案吧!    反思:   在这次的美术活动中,通过手撕、粘贴以及捏的办法让孩子们去完成自己的想象。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其它作画不可及的独特风格。“撕纸画”很适宜幼儿,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凸显出来,幼儿通过撕纸、粘贴过程,又能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与建议下,自己开始动手制作了,1个个认真、专注的劲头是那么的惹人爱。撕着、贴着、捏着,1个个通过合作,材料在他们稚嫩的手下变成了美丽斑斓的作品画,看----他们的作品还真有点味道,虽然不那么细致,不那么精致,但却是他们自己所思所想,代表着自己内心的世界。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作品,没有丝毫的掩饰,是那么的随意与放松,这就是他们所要表现的世界。东台的弶港港口、果园、还有森林公园。在短短10几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就能通过已有经验进行创作,真的很了不起。   从作品看来,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有些方法没有掌握,在撕的过程中手指的掌握不够,发现孩子们撕的不够圆润。在构图上搭配上还不够缜密,色彩的配置上也有些单1,在粘贴的过程中不够细致。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提醒与引导,使幼儿们能更好完成自己的作品,让每1幅作品都能完整以至于出类拔萃,让孩子们感到自豪感。从整体来看,这个活动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幼儿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也能那要求去做,完成作品后能及时地把自己的用品及垃圾整理干净。但有1部分幼儿则急于玩耍,则敷衍了事,这1点在下次活动中要及时的调整,让孩子们在教学活动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习惯就有了1切,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败。 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2    活动目标:   

1、利用鞋印的外形特征想像成各种事物进行添画,并能丰富画面内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大小适宜的鞋子进行拓印,并能合理安排鞋印的方向。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力,体验鞋印画的趣味性。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吸有各种颜料的海绵若干、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黑色铅画纸每人1张,每组粉笔若干、擦手毛巾每人1块。   

2、多媒体课件1个、实物投影仪1台。   

3、观察过隐藏鞋印形象的事物。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鞋印说说它像什么?(从花纹、整体外形等方面来说)   总结:小朋友说的可真多,我们可以通过添画让鞋印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   

2、示范拓印的方法,感受鞋印变化的趣味性。   

1、 讨论:我们把鞋印变成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想象物,选择1样进行示范。   (选1只喜欢的鞋子和喜欢的颜色,把鞋底放在海绵上,接着把两手放在鞋面上,用力往下按,让鞋底全部沾上颜色,用力按在纸上)重点讨论如何将鞋印印完整。   

2、在印好的鞋印上用粉笔进行添画。(如:帆船、茄子等)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4、欣赏课件:   (1)讨论如何把鞋印变成汽车。(幼儿说出把鞋印看成汽车的**,让幼儿进1步理解鞋印与所变物体,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2)教师操作课件,幼儿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汽车。   总结:刚才我们是用1个鞋印来变1样东西的,那么你们看这些鞋印有什么不同,我们用这些大小不同的鞋印也变成1样东西,可以变什么呢?   (3)幼儿和教师1起将多个鞋印变房子,重点讨论鞋印大小、方向的选择是否合适。   

3、幼儿操作。讲解操作要求,让幼儿注意操作常规。   

4、评价:   表扬有创意、大小搭配合适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以发展创新精神、时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幼儿的自由创作和教师的评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活动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3    活动内容: 绘画《小房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尝试大胆地表现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乐意向同伴介绍蘑菇房,与同伴1起分享快乐。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纸;彩笔;蜡笔;   

2、范画《小房子》    活动过程:   

1、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画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蘑菇房子,说说:蘑菇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   

3、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房子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谈谈房子应该画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应该画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幼儿想象你想画怎样的门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等等)   

4、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绘画时可以和好朋友坐在1起,   

5、幼儿大胆作画。   师鼓励幼儿蘑菇房子画要大的。绘画大胆,门窗自由发挥想象、涂色均匀。   

6、幼儿相互观摩蘑菇房子。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房子,为什么?表扬作画大胆、涂色均匀的幼儿。    课后反思: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时期的心情,让孩子们走进小房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小房子的快乐与忧伤。“画心情”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孩子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大胆,自由绘画,像个小画家,他们用色彩,线条,图形表达各自的想法,他们体验着创作的快乐与神奇 大班美术教案《小房子》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图形,色彩画出小房子高兴和伤心时的心情,对新颖的作画形式产生好奇心。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抽象画图片   3.背景音乐   4.作画工具:排笔每人大小各1支,调色盒每人1个,湿巾每人1张,颜料多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幼儿理解心情与颜色之间是有联系的。   开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颜色?(粉色,红色,黄色,5彩缤纷的颜色。)   1.观看ppt.   2.小房子开心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嘴巴翘翘的看出小房子是开心的。)   小房子为什么开心呢?(引导幼儿观察小房子周围的环境和主人对他的态度。)   小房子每天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早上和晚上天空的变化进行观察。)   小房子每年看到什么?(引导幼儿按季节地变化,从大地的色彩,花草树木等进行观察。)   3.欣赏抽象画,初步认识和了解抽象画形式和特点。(用点、线、面等表达内心的情感。)   3.介绍作画工具—排笔的使用方法。   4.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小房子快乐的心情。(要求用抽象的线条,图形和色彩大胆,自由作画。)   5.交流感受:看到这样的画,开心,高兴,想歌唱,跳舞。   

2、发现小房子伤心时的色彩变化。   1. 观看ppt,理解故事情节并知道小房子不开心的原因。   从哪里看出小房子不开心?(颜色和小房子的表情。)   小房子为什么不开心?(周围发生了变化,不能看见美好的景色,主人们也离开。)   不开心的色彩会是怎样的?(灰色,蓝色,黑色等。)   不开心的线条会是怎样的?(有些乱。)   不开心的图案会是怎样的?(要爆炸的图形,有很多尖尖的角,不规则的图形。)   2.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小房子的另外1种心情。   3.交流感受,这些画会让人难过,想哭,想呐喊,想逃跑。   

3、知道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心情,引导幼儿做个有心人,多去用眼睛观察,多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变化,寻找色彩,线条等的秘密。   1.感悟色彩与心情之间的关系,产生探索色彩的愿望。   2.幼儿作品展示与欣赏。   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幼儿自由交流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幼儿艺术活动的活力也在于不断地求新求异的创新。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时期的心情,让孩子们走进小房子的内心世界,体验小房子的快乐与忧伤。“画心情”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会飞的翅膀,孩子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大胆,自由绘画,像个小画家,他们用色彩,线条,图形表达各自的想法,他们体验着创作的快乐与神奇。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5、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美丽的家乡》是围绕孩子生长的地方——官林而展开的1个美术活动。官林是孩子最初认识的1个家乡,活动1开始我就带领孩子1起领略家乡的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同时注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 拓印是美术活动中的1种形式。即利用实物拓印出的肌理来表现简单的艺术形象,简单的实物拓印能迅速将孩子们带入1个奇妙的世界,再进行具有创作意图的拓印画。如:利用两片树叶创作1只展翅飞舞的蝴蝶,再配以小草、小花等即成为1幅完整的创作画。这样幼儿在有生活感受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够自觉,主动的快乐学习。

2、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能说出家乡的1些标志性的建筑,感受到家乡的伟大和美丽,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设计了2个目标: 1 、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尝试用拓印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丽。

2、能大胆用色,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 说重点: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步骤,能大胆的用色。 说难点:选择合适的白纸拓印,并且能合作完成拓印。

3、说准备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6、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说课稿

《美丽的家乡》是围绕孩子生长的地方——官林而展开的1个美术活动。官林是孩子最初认识的1个家乡,活动1开始我就带领孩子1起领略家乡的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同时注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拓印是美术活动中的1种形式。即利用实物拓印出的肌理来表现简单的艺术形象,简单的实物拓印能迅速将孩子们带入1个奇妙的世界,再进行具有创作意图的拓印画。如:利用两片树叶创作1只展翅飞舞的蝴蝶,再配以小草、小花等即成为1幅完整的创作画。这样幼儿在有生活感受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够自觉,主动的快乐学习。

2、说目标: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能说出家乡的1些标志性的建筑,感受到家乡的伟大和美丽,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设计了2个目标:

1、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尝试用拓印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丽。

2、能大胆用色,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说重点:了解拓印画的制作步骤,能大胆的用色。说难点:选择合适的白纸拓印,并且能合作完成拓印。

3、说准备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相似内容
更多>